[发明专利]分体连接冷冻消融针的真空夹层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75150.9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81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周利娟;张军安;赵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杰亚(北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02 | 分类号: | A61B1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薛晨光;罗满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体 连接 冷冻 消融 真空 夹层 处理 工艺 | ||
1.一种冷冻消融针的真空夹层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用于具有可拆卸连接的针头组件和针尾组件的分体冷冻消融针,所述针头组件和针尾组件分别具有各自独立的真空夹层,并分别构建相应真空夹层的真空;所述针头组件呈90度折弯状,且其真空夹层配置为:
真空基体罩;
三通连接件,置于所述真空基体罩内;
具有针尖部的针体,其回流内管连通于针尖部内腔与所述三通连接件的出液口,套装于所述回流内管外侧的真空绝热外管连接在所述针尖部与所述真空基体罩之间;
进流芯管,插装于的所述三通连接件的进液口和出液口,与所述三通连接件的内壁形成回流通路;所述进流芯管的进口端与介质流入端的内层介质管连通且与所述三通连接件密封,所述进流芯管的出口端延伸至所述针体的针尖部,并与所述针尖部内壁间形成回流通路;
回流管,插装于所述真空基体罩内与所述三通连接件的回流口连通,并与所述真空基体罩间密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夹层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组件的真空夹层还配置为:
所述介质流入端配置为第一双层嵌套管,其外层真空管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其内层介质管与外层真空管自所述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向外形成延伸段,且两者间端部密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夹层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尾组件的真空夹层配置为:
自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固定连接延伸形成的第二双层嵌套管,其连接端的外层真空管与内层介质管间密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夹层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尾组件的真空夹层还配置为:
用于与制冷剂源连通的针尾接头,配置为第三双层嵌套管,其外层真空管与内层介质管间外端部密封;
波纹管段,配置为第四双层嵌套管,其外层真空波纹管连接在所述第二双层嵌套管和第三双层嵌套管的外层真空管之间,其内层介质管连接在所述第二双层嵌套管和第三双层嵌套管的内层介质管之间。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真空夹层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组件和针尾组件的真空夹层内分别设置有吸气剂;所述真空夹层抽真空后,采用烘烤加热的方式激活所述吸气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真空夹层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组件和针尾组件分别设置有与其真空夹层连通的用于抽取真空的真空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真空夹层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真空嘴进行抽真空之后,采用冷压焊密封;或者,通过所述真空嘴进行抽真空之后,采用真空塞密封。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真空夹层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尾组件的内层介质管外表面包覆有绝热材料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真空夹层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组件采用冷抽4~5小时、180~200度烘烤65~72小时、400~450度加热1.5~2小时的方式构建真空夹层的真空;所述针尾组件采用冷抽4~5小时、90~100度烘烤200~240小时的方式构建真空夹层的真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杰亚(北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海杰亚(北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515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