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黑小斑蝥的繁育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374168.7 | 申请日: | 2018-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40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 发明(设计)人: | 刘旭;罗孝贵;刘昌华;刘月悦;陈庆东;陈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甘孜藏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奇 |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黑小 斑蝥 繁育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黑小斑蝥的繁育方法,属于昆虫饲养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黄黑小斑蝥卵块置于基质中进行孵化培养28~32d,得到黄黑小斑蝥幼虫;2)将黄黑小斑蝥幼虫与饲料转移至基质中,饲养50~60d。本发明方法饲养的黄黑小斑蝥的完整生育世代缩短了69%,特别是卵期缩短了85%,打破了黄黑小斑蝥的卵滞育;且成虫寿命提高了2倍,产卵率提高了2倍,卵孵化率提高了4倍,幼虫存活率提高了5倍,成虫羽化率提高了1.6倍。本发明可使黄黑小斑蝥一年一代变为一年三代。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昆虫饲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黑小斑蝥的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黄黑小斑蝥Mylabris cichorii Fabr又名眼斑芫青,属昆虫纲鞘翅目芫青科。一般把它和大斑芫青(又称南方大班蝥)统称为斑蝥。该虫为<<药典>>中收录的动物药。其气味辛寒,有大毒,具有破癓散结攻毒蚀疮的功能。其斑蝥素更具有抗癌症,抗病毒,刺激白细胞生成,抑制真菌等作用,又是有效的天敌资源。近年来,随着其抗癌功能的发现以及其它药用价值的不断开发利用,收购价格逐年上升。但是目前黄黑小斑蝥滥捕滥捉严重,加上环境条件的改变,豆科和葫芦科植物种植面积的减少,导致其野生资源匮乏,人工饲养开发已成为必然的趋势。但是,黄黑小斑蝥幼虫较难饲养,且1年仅繁育1代,每代都有一个长达半年的滞育阶段,生活周期较长,大大制约了黄黑小斑蝥的繁殖速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黑小斑蝥的繁育方法,可在室内周年饲养,打破黄黑小斑蝥卵的滞育,使黄黑小斑蝥一年一代变为一年三代,大大增加繁育速度,使黄黑小斑蝥规模化产业化饲养成为现实。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黑小斑蝥的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黄黑小斑蝥卵块置于基质中进行孵化培养28~32d,得到黄黑小斑蝥幼虫;所述基质的含水量为10~15%;所述孵化培养的温度为28~32℃;所述孵化培养的光照时间为14~16h/d;
2)将所述黄黑小斑蝥幼虫与饲料转移至新基质中,饲养50~60d;所述饲养的温度为28~32℃;所述饲养的光照时间为14~16h/d。
优选的,所述基质包括沙壤土。
优选的,步骤1)所述基质与黄黑小斑蝥卵块的体积比为15~25:1。
优选的,步骤1)所述孵化培养过程中,每3~4d喷水一次,维持基质的含水量在10~15%。
优选的,步骤2)所述黄黑小斑蝥幼虫与饲料的数量比为1只:30~50粒。
优选的,步骤2)所述饲料包括蝗虫卵块。
优选的,所述蝗虫卵块转移至新基质中时,带胶质面朝上。
优选的,步骤2)所述饲养的空气湿度为60~70%。
优选的,步骤2)所述饲养过程中,每5~7d喷水一次,维持基质的含水量在10~1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黑小斑蝥的繁育方法,通过对孵化和饲养的温度及光照的控制,可以打破黄黑小斑蝥的滞育,饲养的斑蝥100~125d即为一个世代,产卵前期19~24d,卵期28~33d,一龄幼虫2~2.5d,二龄幼虫3~4d,三龄幼虫3~3.6d,四龄幼虫3~3.5d,五龄幼虫2~2.5d,蛹期40~51d,使黄黑小斑蝥一年一代变为一年三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黑小斑蝥的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甘孜藏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未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甘孜藏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41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