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室内机及其出风调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73203.3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88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吉义;王海梅;王春玉;陈冬铃;刘新波;赵心蕾;董德智;刘景升;杨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14 | 分类号: | F24F1/0014;F24F13/10;F24F11/74 |
代理公司: | 北京瀚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2 | 代理人: | 宋宝库;王世超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室内 及其 调整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空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及其出风调整方法,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底部设置有面板框,所述面板框上设置有第一出风结构和第二出风结构,所述第一出风结构和所述第二出风结构形成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其中,所述第一出风结构和所述第二出风结构设置成能够相互转动且随着该转动在所述出风口的周向形成多个送风区域,所述多个送风区域中的全部或者一部分的送风参数不同,所述出风调整方法包括:接收送风指令;根据所述送风指令确定所述第一出风结构和所述第二出风结构沿所述机体的周向的位置和/或运动姿态。本发明的空调室内机通过局部送风的轮换式调节实现了出风口的改变进而满足了不同的送风需求,改善了整机的送风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室内机的送风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及其出风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嵌入式空调室内机在安装完成后,出风口的结构和位置已经完全基本固定,如嵌入式空调室内机的进风栅和出风口均设置于机体的底部。其中,进风栅设置于底部的中部,出风口设置于底部的周向。空调室内机的制冷/制热的过程为:室内空间的空气从进风栅进入机体进行降温/升温/除湿之后,从固定的出风口排出机体,重新进入室内空间。由于每个局部的送风方向相对固定,因此局部的送风方式单一且可能导致室内空间出现送风死角。
针对目前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相对固定的方案,市面上出现了具有改进型的出风口结构的空调室内机。如专利(CN204388229U)公开了一种嵌入式空调器,嵌入式空调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形成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环绕所述进风口设置,且所述出风口包括主出风口和与所述主出风口连通的副出风口;进风格栅,所述进风格栅设在所述壳体上且位于所述进风口处;导风板,所述导风板设在所述进风格栅的外侧且位于所述主出风口处;以及盖板,所述盖板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盖板与所述壳体之间限定出所述副出风口。该方案中,副出风口作为主出风口的补充,主要用于消除不在主出风口的送风范围内的送风死角。即该方案的上述改进是主要是通过引入新部件的方式来增加新的送风形式,并且新的送风形式对于整机的送风量和送风方向的改善十分有限。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空调出风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的空调室内机由于出风口相对固定因此整机的送风量和送风方向亟待改善的问题,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的出风调整方法,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底部设置有面板框,所述面板框上设置有第一出风结构和第二出风结构,所述第一出风结构和所述第二出风结构形成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其中,所述第一出风结构和所述第二出风结构设置成能够相互转动且随着该转动在所述出风口的周向形成多个送风区域,所述多个送风区域中的全部或者一部分的送风参数不同,所述出风调整方法包括:接收送风指令;根据所述送风指令确定所述第一出风结构和所述第二出风结构沿所述机体的周向的位置和/或运动姿态。
本发明通过第一出风结构和第二出风结构之间的相互转动实现了出风口的送风参数的改变。如送风参数可以包括送风区域的面积(在同等条件下送风量增大)和送风方向等。具体而言,通过同一个出风口实现了送风参数的改变,使出风口的送风品质可以灵活调整。如可以是:第一出风结构和第二出风结构的相互转动可以组合成送风量和送风方向规律变化的出风口,且出风口能够在第一出风结构和第二出风结构相互转动至设定方位时形成不同的几种典型的送风模式,且各个送风模式具有典型的送风参数。通过第二出风结构与第一出风结构的相对转动,使出风口在周向的结构发生轮换,从而对于同一迎风点而言,不同时刻对准其的出风口是变化的,如通过对第一出风结构和/或第二出风结构进行改进,可以根据不同的送风需求对应不同的送风指令,根据对应的送风指令实现出风口的结构轮换,从而改变对于同一迎风点的送风量/送风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32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气处理装置
- 下一篇:节能型墙体式室内空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