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智能电网的可变电容器电路及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72852.1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91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敏;刘开培;田微;王黎;何顺帆;郑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民族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1/02 | 分类号: | H02J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王卫东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智能 电网 可变电容器 电路 实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电网的可变电容器电路及实现方法,涉及电力电子控制领域。该电路包括:三相H桥主电路,其具有依次并联的第一桥臂、第二桥臂和第三桥臂,第一桥臂、第二桥臂和第三桥臂均包括开关器件,第一桥臂连接进线端c1,进线端c1和第一桥臂之间连接有进线端电感L1;直流侧电容支路,其包括与三相H桥主电路并联的直流侧电容Cdc;交流侧储能支路,其包括串联的交流侧电容Cac和交流侧电感L2,交流侧储能支路连接在第二桥臂和第三桥臂之间,且与出线端c2相连;直流侧电容Cdc和交流侧电容Cac均为非电解电容。本发明的直流侧电容采用非电解电容,减小了可变电容器的体积,延长了可变电容器的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控制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智能电网的可变电容器电路及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FACTS(flexible AC transmission systems)称为灵活交流输电系统,在保证复杂电网的稳定可靠运行以及改善电能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所有FACTS装置,诸如串联补偿器,并联补偿器和统一潮流调节器(UPFC),理论上都可以看成一个可变电容器。参见图1所示,是一个理想可变交流电容器,容值的变化范围为0~Cac。参见图2所示,一个可变电容器可以有一个单相H桥逆变器和一个大容值的电解电容构成,通过控制输入电流is超前输入电压us角度为90°,逆变器呈现成一个电容器。通过控制输入电流的幅值Is的大小,逆变器就呈现一个连续可变电容器。对于单相逆变器实现可变电容器来说,直流侧的需要一个大的电解电容吸收2倍工频的纹波功率。因此,直流侧电容一般采用电解电容,体积巨大,功率密度低,寿命约为5000小时,寿命短,从而严重影响了可变电容器的体积和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智能电网的可变电容器电路及实现方法。本发明的直流侧电容采用非电解电容,减少了直流侧电容的体积,同时延长直流侧电容的寿命,进而减小了可变电容器的体积,延长了可变电容器的寿命。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智能电网的可变电容器电路,该电路包括:
三相H桥主电路,其具有依次并联的第一桥臂、第二桥臂和第三桥臂,所述第一桥臂、第二桥臂和第三桥臂均包括开关器件,所述第一桥臂连接进线端c1,进线端c1和第一桥臂之间连接有进线端电感L1;
直流侧电容支路,其包括与三相H桥主电路并联的直流侧电容Cdc;
交流侧储能支路,其包括串联的交流侧电容Cac和交流侧电感L2,交流侧储能支路连接在第二桥臂和第三桥臂之间,且与出线端c2相连;
其中,所述直流侧电容Cdc和交流侧电容Cac均为非电解电容。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桥臂、第二桥臂和第三桥臂包括两个串联的开关器件,第一桥臂的两个开关器件之间有第一连接点a,第二桥臂的两个开关器件之间有第二连接点b,第三桥臂的两个开关器件之间有第三连接点c,进线端电感L1与第一连接点a连接,出线端c2与第二连接点b连接,交流侧电感L2与第三连接点c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三相H桥主电路所采用的开关器件为电力场效晶体管POWER MOSFE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O和电力晶体管GTR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直流侧电容Cdc为薄膜电容,交流侧电容Cac为薄膜电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民族大学,未经中南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28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