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池石墨负极片最优压实密度的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72835.8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98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郭倩;朱文婷;裴志彬;蔡桂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9/00 | 分类号: | G01N9/00;G01N23/207;H01M4/133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段晓微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石墨 负极 最优 密度 测试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石墨负极片最优压实密度的测试方法,包括:制作压实密度不同、面积相同的N个极片;测量N个极片的XRD;以N个极片为正极、锂片为负极,制作N个扣电;对N个扣电进行充放电循环测试;根据N个极片的XRD谱图计算N个极片的OI值;根据N个扣电进行5周充放电循环测试结果统计N个扣电的克容量;根据N个极片的OI值和N个极片的压实密度,建立压实密度和OI值的关系曲线;根据N个极片的OI值和以N个极片制作的N个扣电的克容量,建立OI值与克容量的关系曲线;根据OI值和克容量的关系曲线,得到最大克容量时OI值,将OI值代入压实密度和OI值的关系曲线,得到最优压实密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石墨负极片最优压实密度的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较长的循环寿命、对环境友好、价格相对低廉等优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以磷酸亚铁锂为正极的锂离子电池已广泛应用于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助力车等动力电池领域。与磷酸铁锂相匹配的负极大部分为石墨负极材料,随着公司间的竞争加剧,客户对电池性能的要求更高。因此,提高电池的性能显得更加重要。
压实密度方面,现有公开专利中绝大部分为提高锂电池材料压实密度的方法,极少专利涉及探究正负极极片最优压实密度的方法。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锂电池石墨负极片最优压实密度的测试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锂电池石墨负极片最优压实密度的测试方法,包括:
S1、制作压实密度不同、面积相同的N个目标石墨极片;
S2、分别测量N个目标石墨极片的XRD;
S3、分别以N个目标石墨极片为正极、锂片为负极,制作得到N个目标扣电;
S4、分别对N个目标扣电进行5周充放电循环测试;
S5、根据N个目标石墨极片的XRD谱图分别计算N个目标石墨极片的OI值;根据N个目标扣电进行5周充放电循环测试结果分别统计N个扣电的克容量;
S6、根据N个目标石墨极片的OI值和N个目标石墨极片的压实密度,建立压实密度和OI值之间的关系曲线;根据N个目标石墨极片的OI值和以N个目标石墨极片制作的N个目标扣电的克容量,建立OI值与克容量之间的关系曲线;
S7、根据OI值和克容量之间的关系曲线,得到最大克容量时的最优OI值,将最优OI值代入压实密度和OI值之间的关系曲线,得到与最优OI值对应的最优压实密度。
优选地,步骤S1,具体包括:
S11、将面密度相同的石墨极片进行烘烤;
S12、将负极片裁剪成N个预设面积的石墨极片;
S13、分别获取N个石墨极片的重量;
S14、对N个石墨极片进行辊压,并分别测量辊压后N个石墨极片的厚度;
S15、根据N个石墨极片的重量和N个石墨极片的厚度分别计算N个石墨极片压实密度,得到压实密度不同、面积相同的N个目标石墨极片。
优选地,所述根据N个石墨极片的重量和N个石墨极片的厚度分别计算N个石墨极片压实密度,具体包括:石墨极片的压实密度=石墨极片的面密度÷石墨极片的厚度。
优选地,步骤S3中,所述目标扣电的型号为CR2016、CR2032、CR2025、CR1632和CR1620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优选地,步骤S4,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28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