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蒽衍生物的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372278.X 申请日: 2018-04-24
公开(公告)号: CN108359443B 公开(公告)日: 2020-05-22
发明(设计)人: 应磊;郭婷;胡黎文;彭俊彪 申请(专利权)人: 华南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C07D495/06 分类号: C07D495/06;C09K11/06;H01L51/50;H01L51/54
代理公司: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代理人: 何淑珍;冯振宁
地址: 510640 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基于 衍生物 电致发光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蒽衍生物的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基于蒽衍生物的电致发光材料为七元稠环结构,其较好的平面性有利于载流子的注入与传输,提高材料的光电性能;并环结构使得蒽衍生物具有较好的刚性,有利于提高材料的抗热能力,满足材料实用化需求。本发明通过Suzuki偶联反应、乌尔曼偶联反应、still偶联反应等得到所述的基于蒽衍生物的电致发光材料,该电致发光材料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可采用常见有机溶剂溶解,通过旋涂、喷墨打印或印刷成膜,制备得到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光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蒽衍生物的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有机材料发光二极管,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有机太阳能电池等电子或光电子产业迅猛发展,其中,基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产品早已问世,但由于目前制备OLED器件采用的是真空蒸镀工艺,仪器设备昂贵。材料利用率低(~20%),使得OLED产品价格居高不下。溶液加工工艺可弥补真空蒸镀的不足,逐渐吸引科研机构和公司厂商的关注。材料具有良好成膜性、机械加工性等优点,适合溶液加工,因此开发新型高效稳定的可溶液加工的材料材料成为关键。

蒽较高的荧光效率,是最早被发现具有电致发光性能的有机材料。1999年,美国Kodak公司在美国专利(Shi J.M.,Tang C.W.,Chen C.H.Blue Emitting InternalJunctio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I).US:5.935.721,1999。)第一次发表了蓝光材料9,10-二(2-萘基)蒽17(ADN)及其衍生物。并在2002年报道了基于该材料作为发光材料及主体材料的蓝光器件,最好的电流效率为3.5cd/A,CIE坐标(0.15,0.23)(Shi J.M.,Tang C.W.Anthracene derivatives for stable blue-emitting organic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s.Appl.Phys.Lett.2002,80:3201-3203)。但蒽的小分子材料容易结晶,不易形成无定型薄膜;而且蒽单元平面性容易发生分子堆积造成荧光淬灭,从而降低器件的光电性能,限制了其在光电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开发研究能形成致密薄膜且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蒽衍生物光电材料十分必要。

本发明合成的稠环结构-蒽衍生物单体,在蒽的9,10位引入并环结构,在保存蒽单元优点的同时,增大了平面结构,分子结构更稳定,热稳定性更好,使得材料不易结晶,有利于提高材料的载流子的传输性能;蒽衍生物的单体可修饰的位点更多,增溶性基团的引入能明显改善蒽衍生物新单体的溶解性。通过选择合适的具有空间位阻的单元与蒽衍生物单体偶联得到所述的电致发光材料,能有效地避免了固态时分子间聚集引起的荧光淬灭获得高效稳定的蓝光器件性能,可以同时实现器件的发光效率和使用寿命的提高,可以满足全彩显示的要求。所以在有机电子显示领域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针对目前有机/聚合物发光二极管(O/PLED),提供一种基于蒽衍生物的电致发光材料。该电致发光材料具有较好的空间位阻,有效地避免了固态时分子间聚集引起的荧光淬灭获得高效稳定器件性能,适合于溶液加工、喷墨打印以及真空蒸镀,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基于蒽衍生物的电致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基于蒽衍生物的电致发光材料可用于发光二极管、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有机太阳能电池、有机激光二极管等,优选用于制备发光二极管器件的发光层。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蒽衍生物的电致发光材料,该材料的结构式如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22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