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内外加强筋筒形件径向渐进挤压成形工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71949.0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078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赵亦希;朱宝行;李淑慧;于忠奇;何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C25/02 | 分类号: | B21C25/02;B21C25/04;B21C2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锡麟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强筋 筒形件 渐进 外模具块 内模具 成形 内托板 挤压成形 下支撑板 上套筒 筒形光 芯轴 固定设置 径向挤压 径向进给 径向运动 外加强筋 斜锲机构 旋转带动 轴向进给 外压轮 板料 组装 | ||
一种带内外加强筋筒形件径向渐进挤压成形工艺方法,通过由内而外依次组装芯轴与内托板组合构成的斜锲机构、内模具块组合和外模具块组合,并将筒形光坯设置于内模具块组合和外模具块组合之间,通过三个外压轮径向进给固定设置于外模具块组合外的上套筒和下支撑板,由下支撑板旋转带动内托板组合、内模具块组合、筒形光坯、外模具块组合和上套筒旋转;芯轴渐进轴向进给使内托板组合渐进径向运动,进而带动内模具块组合渐进径向挤压板料实现成形。本发明实现了带内外加强筋筒形件的成形,可以成形出不同形状的内外加强筋,并且也可以成形出只带内加强筋的筒形件和只带外加强筋的筒形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塑性成形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可以实现加工带内外加强筋筒形件的成形方法,可保证成形后加强筋的形状和高度,实现带加强筋筒形构件整体成形。
背景技术
目前带加强筋筒形构件的主要制造方式是采用精密铸造后机械铣切和旋压成形两种方式。现有成形工艺均只能成单独带内侧或者外侧加强筋筒形件,不适用于同时具有内外加强筋特征的筒形件成形。铸造毛坯材料组织不致密、力学性能差,薄壁结构机铣引起残余应力再平衡等问题;旋压成形的筒形件目前只能在内侧成形加强筋,并且对筋的形状和高度有一定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带内外加强筋筒形件径向渐进挤压成形工艺方法,通过内外模具块的相对径向移动,实现筒形板料的径向挤压,进而在筒形件的内外表面成形出加强筋。本发明实现了带内外加强筋筒形件的成形,可以成形出不同形状的内外加强筋,并且也可以成形出只带内加强筋的筒形件和只带外加强筋的筒形件。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通过由内而外依次组装芯轴与内托板组合构成的斜锲机构、内模具块组合和外模具块组合,并将筒形光坯设置于内模具块组合和外模具块组合之间,通过三个外压轮径向进给固定设置于外模具块组合外的上套筒和下支撑板,由下支撑板旋转带动内托板组合、内模具块组合、筒形光坯、外模具块组合和上套筒旋转;芯轴渐进轴向进给使内托板组合渐进径向运动,进而带动内模具块组合渐进径向挤压板料实现成形。
因为芯轴与内托板的挤压作用,芯轴跟随内托板被动旋转,在此过程中,外模具块固定在下支撑板上没有径向运动,而内模具块渐进径向运动,实现内外模具块对筒形光坯的相对径向渐进挤压作用,完成内外模具块对筒形光坯的挤压成形。
技术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既可以加工带内外两侧加强筋的筒形件,又可以加工出带外侧加强筋的筒形件,还可以加工出带内侧加强筋的筒形件。(2)本发明工艺方法的加工具有柔性,只需更换不同形式的内外模具块组合,即可加工出带不同形状内外加强筋的筒形件,从而满足更广泛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3A~图3E为图2中内模具块的五种不同形式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筒形光坯示意图;
图5A~图5E为图2中外模具块的五种不同形式示意图。
图中:1内托板、2外压轮、3下支撑板、4上套筒、5芯轴、6内模具块、7螺栓、8筒形光坯、9外模具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19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蜗状铝合金散热型材模具
- 下一篇:一种旋转挤压斜齿内齿轮的新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