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反应烧结法制备多孔碳化钛陶瓷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69439.X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00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马娅娜;鲍崇高;李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4B38/06 | 分类号: | C04B38/06;C04B35/56;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济南瑞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68 | 代理人: | 徐健 |
地址: | 271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反应 烧结 法制 多孔 碳化 陶瓷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多孔碳化钛陶瓷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反应烧结法制备多孔碳化钛陶瓷的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反应烧结法制备多孔碳化钛陶瓷的方法,以二氧化钛、纳米炭黑和酚醛树脂为反应原料,依次进行湿法混料、造粒、干法混料、模压成型,最终反应烧结后得到多孔碳化钛陶瓷。本发明制备多孔碳化钛陶瓷的原料价格低廉,工艺参数易于控制,可以制备出组织形态良好,具有较高开孔隙率、高强度的多孔碳化钛陶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材料制备领域,具体为一种采用反应烧结法制备多孔碳化钛陶瓷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多孔陶瓷是多孔陶瓷材料是以无机非金属材料为主料、经过成型和高温烧结工艺制备的一种具有开孔孔径、高开口气孔率的一种多孔性陶瓷材料。多孔陶瓷通常具有以下优异的特性,如孔隙率高,比面积高,重量轻,比强度高,渗透性好,化学稳定向好等。因此,多孔材料可用作催化剂载体,过滤装置,隔热材料,换热材料,生物反应器,电容器,传感器,气体分离器,吸收剂,模具,自律性调湿材料和外科植入物等。碳化钛是非氧化物陶瓷,具有高熔点(3067℃)、高硬度(Hv=28GPa)、优异的耐磨损性能、良好的导热性能(21~45W·m-1·K-1)以及导电性能(ρ=10-6Ω·m)等基本特征。因此,多孔碳化钛陶瓷同时拥有多孔陶瓷与碳化钛陶瓷所具有的特性。在高温烟气过滤方面,由于多孔碳化钛陶瓷的所具有的耐高温、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导热性和导电能力,因此它能够成为高温烟气过滤材料中最有潜力的候选。
多孔陶瓷中孔隙率与强度是矛盾的关系,孔隙率越高其强度就会越低,因此多孔陶瓷理想的状态即孔隙率较高、通孔,多孔材料整体强度高。然而,现在关于多孔碳化钛陶瓷的制备方法及相关研究还很少,作为高温烟气过滤材料,多孔陶瓷应具有较高的开孔隙率,孔隙分布均匀,多孔陶瓷具有一定的强度以及抗热震性能来保证其实其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反应烧结法制备多孔碳化钛陶瓷的方法,可制备出具有高孔隙率的同时具有较高的弯曲强度的碳化钛陶瓷。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采用反应烧结法制备多孔碳化钛陶瓷的方法,以二氧化钛、炭黑和酚醛树脂为反应原料,包括以下步骤:
(1)湿法混料:将适量无水乙醇加入酚醛树脂中,搅拌使酚醛树脂完全溶于无水乙醇,得到酚醛树脂的无水乙醇溶液。将酚醛树脂的无水乙醇溶液装入球磨罐,按照一定比例加入二氧化钛粉末和炭黑粉末,经球磨后得到浆料。其中:酚醛树脂含量占三种原料总质量的5~15%,二氧化钛与碳原子的摩尔比为1:2.5~1:3;球磨转速为150~200rpm;球磨时间为8~16小时。
(2)造粒:将球磨后的浆料倒出,不断搅拌、研磨直至干燥,造粒后的粉过80目筛得到第一粉料。
(3)干法混料:将碳化钛粉末与步骤(2)中得到的第一粉料装入球磨罐中,以转速为150~200rpm球磨8~24小时后,搅拌造粒,过80目筛得到第二粉料。碳化钛粉末的添加量为第二粉料质量的50%~70%。
(4)模压成型:将粉料装入模具,在压坯强度为40~200MPa,保压时间为1~3分钟下,压制成型得到生坯。
(5)烧结:将生坯置于真空炉中,以一定的温度工艺进行反应烧结得到多孔碳化钛陶瓷。其中烧结过程中在温度为100~200℃之间以2℃/min的升温速率缓慢加热,在温度为400~800℃之间以3℃/min的升温速率缓慢加热,在900℃保温0.5~1小时,在烧结温度1300~1800℃保温1~3小时。
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所使用的酚醛树脂即为粘结剂又为碳源,大分子酚醛树脂裂解碳化为小分子的碳的过程会有气体释放,质量损失形成一定量的孔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莱芜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94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