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肩周炎的外涂药酒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69062.8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0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轩达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716 | 分类号: | A61K36/716;A61P19/02;A61P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新型工业园***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药酒 肩周炎 治疗 有效治愈率 活血化瘀 舒筋活络 通络止痛 温经散寒 中药传统 蒲公英 穿心莲 海桐皮 路路通 威灵仙 重量份 重量计 桑叶 草乌 制作 白酒 配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肩周炎的外涂药酒及其制作方法,按重量计,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桑叶15‑30克、穿心莲4‑7克、草乌2‑4克、路路通1‑3克、海桐皮5‑8克、威灵仙2‑4克、蒲公英6‑10克和白酒1000‑1500克;本发明的外涂药酒配制、使用方法简便,以中药传统理论为基础,科学精配,诸药合用,具有温经散寒,通络止痛,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功效,对治疗肩周炎具有疗效好、见效快,本发明的有效治愈率高达99.5%。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肩周炎的外涂药酒及其制作方法,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俗称凝肩、五十肩。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夜间为甚,逐渐加重,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达到某种程度后逐渐缓解,直至最后完全复原为主要表现的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
目前中医中药治疗肩周炎的药物很多,这些药物对治疗肩周炎虽有一定疗效作用,但有的药物组合成分繁杂,有的使用药源面狭小的药分,有的使用价格昂贵的药分,有的为暂时缓解症状停药后又复发的药物。
发明内容
为了缓解肩周炎患者的病痛,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肩周炎的外涂药酒及其制作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治疗肩周炎的外涂药酒,按重量计,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桑叶15-30克、穿心莲4-7克、草乌2-4克、路路通1-3克、海桐皮5-8克、威灵仙2-4克、蒲公英6-10克和白酒1000-1500克。
治疗肩周炎的外涂药酒,按重量计,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桑叶20克、穿心莲5克、草乌3克、路路通2克、海桐皮6克、威灵仙3克、蒲公英8克和白酒1200克。
治疗肩周炎的外涂药酒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内容: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先将桑叶、穿心莲、草乌、路路通、海桐皮、威灵仙、蒲公英洗净晒干,然后切片或磨粉,倒入白酒中,密封浸泡30-50天,过滤得到药酒。
治疗肩周炎的外涂药酒,所述的药酒涂覆于患处,每日2-3次。
所述的药酒加热至35℃-40℃涂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外涂药酒配制、使用方法简便,以中药传统理论为基础,科学精配,诸药合用,具有温经散寒,通络止痛,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功效,对治疗肩周炎具有疗效好、见效快,本发明的有效治愈率高达99.5%。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治疗肩周炎的外涂药酒,按重量计,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桑叶20克、穿心莲5克、草乌3克、路路通2克、海桐皮6克、威灵仙3克、蒲公英8克和白酒1200克。
治疗肩周炎的外涂药酒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内容: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先将桑叶、穿心莲、草乌、路路通、海桐皮、威灵仙、蒲公英洗净晒干,然后切片或磨粉,倒入白酒中,密封浸泡30-50天,过滤得到药酒。
所述的药酒涂覆于患处,每日2-3次,药酒加热至35℃-40℃涂覆。
典型病例:张某,68岁,患有肩周炎多年,常伴有肩部呈阵发性疼痛,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常使疼痛加重,肩关节向各方向活动均可受限,以外展、上举、内旋外旋更为明显,多方治疗一直未见很好的疗效,后涂覆本发明的外涂药酒,每日3次,涂覆时将药酒加热至35℃-40℃涂覆,连续涂覆一个月治愈,未见复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轩达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合肥轩达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90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