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道电流分离装置、牵引电流校验及轨面短路判断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69053.9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2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雷斌;邓江峰;林潇涵;黎纪农;冯承伟;黄嘉韶;龚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铁路科开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G01R35/00;G01R3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周清华 |
地址: | 5103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闭合铁芯 导电线 分离装置 轨道电流 牵引 控制信号电流 镜像对称设置 校验 短路 轨面 绕制 测量条件 第二开孔 第一开孔 铁路轨道 对称面 状态量 并绕 测量 穿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电流分离装置、牵引电流校验及轨面短路判断方法,其中轨道电流分离装置包括:第一闭合铁芯和第二闭合铁芯,第一闭合铁芯与第二闭合铁芯镜像对称设置;第一导电线,第一导电线绕制在第一闭合铁芯上;第二导电线,第二导电线绕制在第二闭合铁芯上,第一导电线与第二导电线沿第一闭合铁芯与第二闭合铁芯的对称面镜像对称设置;第三导电线,第三导电线穿过第一开孔与第二开孔并绕制在第一闭合铁芯及第二闭合铁芯上。本发明轨道电流分离装置充分利用了铁路轨道上的牵引电流和控制信号电流的流向特点,很好地将牵引电流和控制信号电流区分开,显著地改善了测量条件,因而利用本发明能够可精确测量牵引电流和控制信号电流的状态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轨道电流分离装置、牵引电流校验及轨面短路判断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国的电气化铁路中,铁路牵引变电站将电网的高压电转换成电压为25KV、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牵引变压器输出端的一极连接到铁路上方的接触网,另一极通过钢轨连接到大地。电力机车利用车顶的受电弓从接触网获得电能,牵引列车运行。电力机车的驱动电路称为牵引电流。牵引电流的流通回路是从牵引变电站送到接触网,然后流经电力机车,再流过钢轨,最后通过钢轨和大地再流回牵引变电站。由此可以,在电气化铁路的钢轨上会有50Hz的牵引电流流过。
其中,为了控制列车运行,在钢轨中同时还传输了多种频率的控制信号电流,常见的控制信号电流频率有25Hz、550Hz、650Hz、750Hz、850Hz、1700Hz、2000Hz、2300Hz、2600Hz等。
为了全面监测铁路中各种控制设备的工作状态,需要测量轨道中各种成分控制信号电流及牵引电流的幅值、频率、相位等状态量。但是,在实现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传统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由于牵引电流和控制信号电流相差太大,传统的测量技术不能精确地区分牵引电流和控制信号电流,导致不能精确测量牵引电流和控制信号电流的状态量。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测量技术不能精确地区分牵引电流和控制信号电流,导致不能精确测量牵引电流和控制信号电流的状态量问题,提供一种轨道电流分离装置、牵引电流校验及轨面短路判断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轨道电流分离装置,包括:
第一闭合铁芯和第二闭合铁芯,第一闭合铁芯与二闭合铁芯的结构和形状均相同,第一闭合铁芯与第二闭合铁芯镜像对称设置,第一闭合铁芯上开设有第一开孔,第一引接线穿过第一开孔与第一闭合铁芯相连,第二闭合铁芯上开设有第二开孔,第二引接线穿过第二开孔与第二闭合铁芯相连;
第一导电线,第一导电线绕制在第一闭合铁芯上;
第二导电线,第二导电线绕制在第二闭合铁芯上;
第三导电线,第三导电线穿过第一开孔与第二开孔并绕制在第一闭合铁芯及第二闭合铁芯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闭合铁芯为圆形闭合铁芯、矩形闭合铁芯或五边形闭合铁芯;第二闭合铁芯为圆形闭合铁芯、矩形闭合铁芯或五边形闭合铁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线与第二导电线的绕制匝数相等,且第一导电线与第二导电线沿第一闭合铁芯与第二闭合铁芯的对称面镜像对称设置。
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牵引电流校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轨道电流分离装置的第一导电线的第一电流值,轨道电流分离装置的第二导电线的第二电流值以及轨道电流分离装置的第三导电线的第三电流值;
在第一电流值与第二电流值的差值的绝对值不等于第三电流值时,确认牵引电流采集出现误差。
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轨面短路判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铁路科开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铁路科开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90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