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用产品防高温损伤功效的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68981.3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19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泉;谭建华;李慧勇;王继才;陈媛;谢嘉颖;熊小婷;曾庆杰;杨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N33/5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曾银凤;万志香 |
地址: | 511447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产品 高温 损伤 功效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用产品防高温损伤功效的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包括:模型组处理:取发束,置于不低于150℃的温度下加热,获得高温损伤的模型组,检测该模型组的发丝表面形貌和拉伸百分比;样品组处理:另取发束,用发用产品样品揉搓后漂洗、晾干,置于不低于150℃的温度下加热,获得样品组,检测该样品组的发丝表面形貌和拉伸百分比;空白对照组处理;分析样品组与模型组、空白对照组的发丝表面形貌的差异,以及所述样品组与所述模型组、空白对照组的发丝拉伸百分比的差异,判断发用产品样品的防高温损伤功效。本发明对发丝高温损伤进行定量、定性反映,为企业开发新产品和改进配方工艺提供技术支持,也可为市场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日化品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发用产品防高温损伤的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除了化学损伤和紫外辐照损伤可影响发质外,高温也可引起头发损伤。高温损伤较为常见的有两种形式:即热造型损伤和电吹风高温损伤。热造型损伤指采用电热卷发器或电热板对头发进行造型时所造成的损伤,目前已有较多研究报道;电吹风高温损伤一般指人们日常生活中采用电吹风对头发进行吹干处理过程中所造成的损伤,目前也有不少相关研究报道。头发高温损伤包括对头发表面及结构的损伤,主要表现为头发干燥、易断裂,手感粗糙,失去光泽等。一般认为,头发损伤可发生在头发表面(毛小皮)或毛皮质,损伤可能造成头发表面形态学的变化,而毛皮质损伤时,头发纤维抗拉伸的强度减弱,甚至易断裂。
高温对头发的损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发用产品生产企业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提高竞争力,纷纷开发具有防高温损伤功效的产品,市场上已不乏“防高温损伤”等类似功效的护发油、发膜等产品,但由于缺乏相关功效评价的有效方法,这些宣称尚处在无据可依的状态。
目前,关于高温对头发造成损伤的研究局限于对头发结构如毛小皮和角蛋白等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没有明确的头发损伤指标,难以成为发用产品防高温损伤功效的有效、可靠手段。
因此,亟待提供一种有效可靠的发用产品防高温损伤功效的评价方法。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提供一种有效可靠的发用产品防高温损伤功效的评价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发用产品防高温损伤功效的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模型组处理:取发束,置于不低于150℃的温度下加热,获得高温损伤的模型组,检测该模型组的发丝表面形貌和拉伸百分比;
样品组处理:另取发束,用发用产品样品揉搓后漂洗、晾干,置于不低于150℃的温度下加热,获得样品组,检测该样品组的发丝表面形貌和拉伸百分比;
空白对照组处理:再取发束作为空白对照,直接检测该空白对照组的发丝表面形貌和拉伸百分比;
评价:分析样品组的发丝表面形貌与所述模型组、空白对照组的发丝表面形貌的差异,以及所述样品组的发丝拉伸百分比与所述模型组、空白对照组的发丝拉伸百分比的差异,判断发用产品样品的防高温损伤功效。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发用产品样品具有防高温损伤功效的判断标准包括:
空白对照组的发丝表面形貌为发毛鳞片排列整齐、无裂痕;模型组的发丝表面形貌为毛鳞片明显脱落,残缺不全,出现损伤状态;样品处理组的发丝表面形貌为毛鳞片排列整齐,未明显脱落;
模型组的发丝拉伸百分比小于空白对照组的拉伸百分比,差异具有显著性,且样品组的发丝拉伸百分与空白对照组的拉伸百分比没有统计学差异。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的温度不低于150℃且小于220℃。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的温度为170~190℃。优选为1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未经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89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