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衣机的滚筒及具有该滚筒的干衣机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368263.6 | 申请日: | 2018-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7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伟;艾磊磊;邢本驸;衣少磊;赵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F58/20 | 分类号: | D06F58/20;D06F58/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张则武 |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干衣机 滚筒 测温单元 衣物筒 支撑 固定装置 滚筒内部空间 干衣机滚筒 安装方式 测量衣物 测温装置 拆卸方便 单元实现 顶部设置 占用空间 支撑作用 灵敏度 筒内部 测温 盛放 衣物 测量 灵活 配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衣机的滚筒及具有该滚筒的干衣机,包括衣物筒,用于盛放衣物;支撑部,对衣物筒起到支撑作用;还包括测温单元,设置于支撑部,朝向衣物筒内一侧,用于测量衣物筒内部的温度;还包括固定装置,设置于支撑部,配置为固定所述的测温单元;所述固定装置设置于支撑部的顶部;支撑部的顶部设置有与测温单元相对应的第一孔单元,测温单元通过第一孔单元实现对衣物筒内部温度的测量。本发明提供一种安装有可对滚筒内部空间进行测温,同时灵敏度高、拆卸方便,安装方式灵活,并且占用空间小的测温装置的干衣机滚筒及具有该滚筒的干衣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家用电器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干衣机的滚筒及具有该滚筒的干衣机。
背景技术
现有干衣机通过加热元件加热来烘干衣物,一个自动温控器来控制桶内的温度,一个手动温控器来防止机器异常时热量过度聚集在机器内,当温度超过设定值时,手动温控器断开,断开加热元件,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如何准确的测量桶内温度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申请号为CN201180066298.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滚筒式干衣机,包括:用于装载/卸载衣物的衣物筒;湿度传感器系统,其包括用于两个或更多个电极的至少一个支撑件,两个或更多个电极彼此电绝缘并且定位成使得电极被放置到衣物筒的内部或面对衣物筒的内部,以便接触装载到衣物筒内的衣物,电极电连接至或能够电连接至滚筒式干衣机的检测电路和/或控制单元。
申请号为CN201420341655.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干衣机的湿度传感器安装装置及干衣机,技术方案是,一种干衣机的湿度传感器安装装置,包括滚筒支撑板,所述滚筒支撑板内侧面上设有圆环形支撑台,在所述圆环形支撑台的下半部分上设有盒体,在盒体上安装湿度传感器。
虽然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了在滚筒支撑板位置设置测温装置和其他传感器来检测相关数据,但依然存在着检测不方便、灵敏度差,装置占用空间较多等问题。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进行改进,提供一种安装有可对滚筒内部空间进行测温,同时灵敏度高、拆卸方便,安装方式灵活,并且占用空间小的测温装置的干衣机滚筒及具有该滚筒的干衣机。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干衣机滚筒。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有上述滚筒的干衣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一种干衣机的滚筒,包括
衣物筒,用于装载或卸载衣物;
支撑部,对衣物筒起到支撑作用;
还包括测温单元,设置于支撑部,朝向衣物筒内一侧,用于测量衣物筒内部的温度。
其中,还包括固定装置,设置于支撑部,配置为固定所述的测温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
固定装置设置于支撑部的顶部,便于更准确的测量衣物筒内部的温度;
支撑部的顶部设置有与测温单元相对应的第一孔单元,测温单元通过第一孔单元实现对衣物筒内部温度的测量。
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
第一固定部,与支撑部连接;
第二固定部,与第一固定部连接,并朝向远离衣物筒的一侧弯折,弯折的设置便于测温单元更好的测量衣物筒内部的温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支撑部内表面形成范围在30°至40°的角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装置与支撑部为可拆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82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