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距离感应组件及移动终端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367784.X | 申请日: | 2018-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86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 发明(设计)人: | 陈朝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S17/08 | 分类号: | G01S17/08;G01S7/481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林锦澜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清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距离 感应 组件 移动 终端 | ||
1.一种距离感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感应组件包括:发射器阵列、接收器阵列和反光镜;
所述发射器阵列、所述接收器阵列和所述反光镜位于移动终端的盖板的下方,所述反光镜在所述盖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盖板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听筒之间的缝隙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缝隙为能够透过红外光且人眼不可见的缝,所述缝隙内填充有透光材料;
其中,所述发射器阵列发射的红外光经过所述反光镜反射后穿过所述缝隙射出,所述接收器阵列对穿过所述缝隙并经所述反光镜反射后的红外光进行接收;
所述距离感应组件还包括第一导光柱和第二导光柱;
所述第一导光柱和所述第二导光柱位于所述反光镜和所述缝隙之间,且分别垂直于所述盖板所在的平面;
所述第一导光柱用于将所述反光镜反射的红外光导向所述缝隙,所述第二导光柱用于将穿过所述缝隙的红外光导向所述反光镜;
所述距离感应组件还包括散光片,所述散光片位于所述第二导光柱与所述缝隙之间;
所述发射器阵列和所述接收器阵列沿垂直于所述盖板所在的平面的方向设置;
所述发射器阵列包括多个发射器,所述多个发射器中的至少一个发射器为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所述接收器阵列包括多个接收器,所述多个接收器中的至少一个接收器为单光子雪崩二极管SPAD。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距离感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镜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盖板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距离感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器阵列发射的红外光经所述反光镜反射后与穿过所述缝隙射入所述反光镜的红外光的交点位于所述反光镜与所述缝隙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距离感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感应组件被配置以形成用于距离感应器的检测电路的部分。
5.一种距离感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感应组件包括:发射器阵列、接收器阵列、第一导光柱和第二导光柱;
所述发射器阵列、所述接收器阵列、所述第一导光柱和所述第二导光柱位于移动终端的盖板的下方,所述第一导光柱用于将所述发射器阵列发射的红外光导向所述盖板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听筒之间的缝隙,所述第二导光柱用于将穿过所述缝隙的红外光导向所述接收器阵列,所述缝隙为能够透过红外光且人眼不可见的缝,所述缝隙内填充有透光材料;
所述距离感应组件还包括散光片,所述散光片位于所述第二导光柱与所述缝隙之间;
所述发射器阵列和所述接收器阵列沿垂直于所述盖板所在的平面的方向设置;
所述发射器阵列包括多个发射器,所述多个发射器中的至少一个发射器为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所述接收器阵列包括多个接收器,所述多个接收器中的至少一个接收器为单光子雪崩二极管SPAD。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距离感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光柱和所述第二导光柱均为L型导光柱。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距离感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感应组件被配置以形成用于距离感应器的检测电路的部分。
8.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距离感应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778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IDAR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去除噪点的方法和危化品仓储激光扫描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