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错可变电极巨电流变液阻尼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67140.0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64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蒲华燕;孔祯;孙翊;汪小帆;彭艳;罗均;杨毅;谢少荣;刘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9/53 | 分类号: | F16F9/53;F16F9/32;F16F9/06;F16F9/3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程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 活塞筒 环形电极 动活塞 活塞杆 巨电流变液 可变电极 上腔体 阻尼器 上盖 交错 密封滑动连接 动密封结构 电极极性 交错分布 控制器电 内部设置 三个腔室 外界大气 阻尼效果 控制器 活塞套 气体腔 下腔体 滑动 上端 下端 下腔 连通 体内 相通 贯穿 | ||
1.一种交错可变电极巨电流变液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杆、活塞、动活塞和活塞筒,所述活塞套接于所述活塞杆下端,所述活塞能够相对于所述活塞筒滑动,所述活塞杆上端贯穿所述活塞筒的上盖,所述活塞杆与所述上盖之间设有动密封结构,所述动活塞与所述活塞筒密封滑动连接,且所述动活塞设置于所述活塞与所述活塞筒的底部之间;
所述活塞和所述动活塞将所述活塞筒内部分为三个腔室,自上而下依次为上腔体、下腔体和气体腔;所述上腔体和所述下腔体内充满巨电流变液,所述气体腔与外界大气相通;
所述活塞内部设置有多个环形电极,且所述活塞上开有缝隙,所述缝隙连通所述环形电极之间的环形间隙,所述环形电极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能够改变所述环形电极的极性,所述缝隙连通所述上腔体和所述下腔体;
所述活塞包括金属挡圈、多层环形的绝缘层、内环电极和外环电极,所述金属挡圈上设有弧形开口,所述金属挡圈与所述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绝缘层、所述内环电极和所述外环电极设置在两个所述金属挡圈之间,每个所述内环电极均和一所述外环电极水平对齐且极性相互匹配,上下相邻的所述内环电极和外环电极分别通过一所述绝缘层隔绝,所述内环电极和所述外环电极之间设有环形间隙,所述弧形开口与所述环形间隙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错可变电极巨电流变液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所述内环电极和所述外环电极设置为四层,上下相邻的所述内环电极极性交错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错可变电极巨电流变液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为中空结构,所述内环电极和所述外环电极上分别连接有导线,所述导线通过所述活塞杆中部穿出,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错可变电极巨电流变液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能够改变所述内环电极和外环电极的极性电压和电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错可变电极巨电流变液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挡圈与所述活塞筒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错可变电极巨电流变液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顶端还设置有一上拉环,所述活塞筒底端设置有一下拉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错可变电极巨电流变液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与所述活塞筒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上盖与所述活塞筒之间设有密封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错可变电极巨电流变液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上设置有环形凸台和端盖,所述活塞上端卡接于所述凸台内,所述端盖的底部与所述活塞杆下端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端盖的上端与所述活塞的下端卡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714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强回弹力减震器
- 下一篇:一种可调式充气减压弹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