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强剪切与电磁场协同制备大规格均质铸锭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66773.X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39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左玉波;刘旭东;朱庆丰;张恩阁;刘凡正;孔淑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D11/115 | 分类号: | B22D11/115;B22D11/114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梁焱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剪切 电磁场 协同 制备 规格 铸锭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强剪切与电磁场协同制备大规格均质铸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强剪切与电磁场协同制备大规格均质铸锭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结晶器、热顶、感应线圈、熔体强剪切单元和引锭;感应线圈位于结晶器冷却水套内部;结晶器外套内壁镶嵌有石墨环;熔体强剪切单元的上部为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下方为定子套筒,定子套筒顶部设有顶板与驱动电机的外壳固定连接,驱动电机与连接轴装配在一起,连接轴底端固定连接剪切叶片,连接轴和剪切叶片位于定子套筒内部;所述的熔体强剪切单元与升降装置装配在一起,所述的连接轴的轴线与结晶器的轴线重合;所述的定子套筒内部设有隔板,隔板上方的部分为绝热段,下方为开孔段;绝热段的外壁上镶嵌耐高温绝热材料;开孔段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剪切叶片位于开孔段内,连接轴与隔板滑动密封连接;所述的耐高温绝热材料选用石棉、硅酸铝毡或石墨管;所述的定子套筒的材质为低碳钢、钛、高温镍基合金或石墨;所述的隔板的材质与定子套筒相同;所述的剪切叶片的数量为2~10个,宽度2~100mm,叶片厚度0.5~8mm,与连接轴夹角0~80°;所述的剪切叶片的材质为低碳钢、钼、钛、高温镍基合金、耐热陶瓷或石墨;
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熔炼炉中进行合金熔炼,经精炼和静置后获得铝合金熔体;
(2)抬升引锭到结晶器内石墨环下沿位置,使热顶、结晶器及引锭形成上端开口且下端封闭的空间;
(3)向结晶器冷却水套内通入冷却水;对感应线圈通入交流电;控制熔体温度高于液相线50~100℃,将铝合金熔体浇入结晶器内,通过浇嘴或分流盘控制铝合金熔体流量;所述的感应线圈由耐热铜管或扁铜线制成,线圈匝数20~200匝,工作时的电流频率为5~150Hz,电流强度为1~600A;
(4)先对熔体强剪切单元的开孔段进行预热处理,将其加热至铝合金熔体的浇铸温度;结晶器内铝合金熔体的液面高度达到设定值后,通过升降装置将熔体强剪切单元位置下调,插入结晶器内的熔池中并位于工作预设位置,启动驱动电机使剪切叶片旋转,同时开启铸造机开始铸造,铸造速度20~200mm/min,铸造温度690~730℃,冷却水流量30~300L/min;当定子套筒在工作预设位置时,开孔段的底端与石墨环上沿之间的垂直高度差≤150mm;铸造过程中,通过剪切叶片对铝合金熔体进行剪切作用,与感应线圈产生的电磁场形成复合作用,直至完成铸造获得铝合金铸锭;铝合金铸锭为直径≥100mm的铝合金圆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677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