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预防和/或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366621.X 申请日: 2018-04-23
公开(公告)号: CN108498756A 公开(公告)日: 2018-09-07
发明(设计)人: 徐洋;魏仁荣;林同香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
主分类号: A61K36/9066 分类号: A61K36/9066;A61P25/16
代理公司: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代理人: 许春兰;李彬彬
地址: 510000 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重量份 帕金森病 治疗 预防 黑质致密部 神经元细胞 当归 模型大鼠 脑纹状体 物质组成 运动功能 土茯苓 肿节风 乌梅 赤芍 川芎 紫草 莪术 病理 甘草 生地 制备 疾病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预防和/或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其有效成分由以下重量份物质组成:莪术8~15重量份、肿节风15~25重量份、紫草15~25重量份、赤芍10~20重量份、土茯苓15~25重量份、乌梅15~25重量份、甘草15~25重量份、当归15~25重量份、川芎15~25重量份、生地15~25重量份。本发明预防和/或治疗帕金森病疾病的药物可以改善模型大鼠的运动功能,减少脑纹状体和黑质致密部的病理改变,如减少DA能神经元细胞丢失,进而达到治疗帕金森病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预防和/或治疗帕金森病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老年化进程加快及环境严重污染,老年人群中帕金森病的患病率呈明显上升态势,研究结果显示,在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帕金森病患病人数将占全球半数左右:2005年中国帕金森病病例数约为1.99×106例,全球约4.10×106例;2030年中国帕金森病病例数约4.94×106例,全球约8.67×106例。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 是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最主要的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临床主要特征为运动障碍包括进行性运动迟缓、肌强直、静止性震颤和姿势步态异常等,此外还可伴有大量非运动症状,如嗅觉减退、便秘、抑郁、睡眠障碍等。随着病程的进展,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逐渐加重,至疾病后期常出现运动并发症,包括药物疗效减退、“开-关”现象、异动症等。疾病后期患者常因平衡障碍、跌倒、冻结步态、吞咽困难和语言障碍等导致生活无法自理,甚至长期卧床,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药物治疗是临床上治疗帕金森病的主要手段,而以左旋多巴为代表的一线治疗药物只能起到缓解症状作用,长期服用此类药物还可出现异动症等副作用。中医药在防治老年性疾病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以及潜在的优势。因此,研制和开发能延缓帕金森病进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中药新药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尽管对PD的发病机制已有大量研究,但DA能神经元死亡的确切机制还不清楚。目前普遍认为,PD并非单一因素致病,可能多种因素参与其中。遗传因素可使患病易感性增加,在环境因素及衰老共同作用下,通过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衰竭、兴奋性氨基酸毒性及细胞凋亡等机制引起黑质DA 能神经元大量变性丢失,导致发病。大量的研究表明,以小胶质细胞激活、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和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的神经免疫炎症在PD发病机制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可能是DA能神经元进行性变性的驱动力。因此,以预防或下调上述免疫反应为目的的治疗方法,可能是阻止PD疾病进展甚至终止病理进程的有效方式。

公开号为CN 105233150 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为含有如下重量份原料制成的制剂;莪术10重量份、肿节风20重量份、紫草20重量份、赤芍15重量份、土茯苓20重量份、乌梅 20重量份、甘草10重量份、当归10重量份、川芎10重量份、生地20重量份。该专利申请的组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用于治疗银屑病疗效确切;具有祛风清热、除湿消肿、活血通络,用于治疗银屑病性关节炎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目前,银屑康片作为治疗银屑病的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尚未见有将其应用于防治PD的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用于预防和/或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其有效成分由以下重量份物质组成:莪术8~15重量份、肿节风15~25重量份、紫草15~25重量份、赤芍10~20重量份、土茯苓 15~25重量份、乌梅15~25重量份、甘草15~25重量份、当归15~25 重量份、川芎15~25重量份、生地15~25重量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药物其有效成分优选由以下重量份物质组成:莪术10重量份、肿节风20重量份、紫草20重量份、赤芍15重量份、土茯苓20重量份、乌梅20重量份、甘草10重量份、当归10重量份、川芎 10重量份、生地20重量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上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未经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66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