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储血冰箱血制品精准定位及动态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65649.1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7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军;宿宏;华丽艳;李天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学军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G08C17/02;G16H40/00;H04B10/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2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制品 精准定位 储血盒 取血 信息化管理系统 储血冰箱 位置信息编码 灰白色 光电耦合器 信息化管理 液晶显示屏 微处理器 蜂鸣报警 交叉配血 纠错功能 无线传输 系统软件 专用电脑 自动显示 出库 供血 血室 相容 冰箱 储存 入库 协同 监测 发放 | ||
一种储血冰箱血制品精准定位及动态信息化管理系统,利用光电耦合器对每一储血盒精准定位并与电子配血系统软件协同监测血制品状态。血制品精准定位和状态信息由微处理器接受并无线传输给专用电脑,并对所有位置信息编码下的血制品入库、配血和发放出库进行动态信息化管理。电子交叉配血完成后,所选相容血制品可以自动显示其所在储存冰箱编号、层号、储血盒排号和储血盒号的位置信息。发血室工作人员可快捷取血,且取血过程有纠错功能,当取血正确时,液晶显示屏上所取供血者血制品储血盒位置颜色由绿色变为灰白色,取血错误时,颜色由绿色变为红色并蜂鸣报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具体说是一种储血冰箱血制品精准定位及动态信息化管理系统。
技术背景
电子交叉配血,是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临床交叉配血中的一种技术,就是将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血液信息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系统根据规则判读和审核两者的血液信息并选择相容性血液输注。实行了电子交叉配血的医院,常规用血和手术备血病人,1分钟内即可完成配血,而通常输血科完成一次人工交叉配血一般需要30分钟。电子交叉配血技术便捷、精准、实用,但我们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发现,目前完成电子交叉配血后的发血过程没有实现信息化管理,需要工作人员从储血冰箱里多袋血制品中,翻找需要的相容血制品,特别是大型三甲医院储血量很大时,费时费事。为此我们发明了一种储血冰箱血制品精准定位及动态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对储血冰箱血制品的精准定位,结合电子配血系统软件,使储血冰箱血制品的入库、配血和发放出库管理整个流程完全信息化,对血制品实施动态管理,使电子交叉配血流程更加便捷完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制作专用储血盒排和储血盒排架,如图5,做数个储血盒排,每一个储血盒排由数个储血盒连体组合而成,每一个储血盒只保留完整底面,前面、后面和侧面均有镂空,以利空气循环制冷,所述储血盒的材质我们选用不锈钢。根据医用储血冰箱的体积,如图2做数个储血盒排架,非金属材质,医用储血冰箱每一层放置一个储血盒排架,所述储血盒排架由数对储血盒排支撑平台和数个隔板组成。所述隔板间距略大于储血盒排的宽度,每两块隔板之间有左右两块储血盒排支撑平台,左右两块储血盒排支撑平台之间彼此分离,有较大间隙,以减轻储血盒排架的重量。每块隔板与一个或二个储血盒排支撑平台连成一体呈“L”型或镜像“L”型。
所述储血盒排支撑平台上开有长方体纵槽和数个“U”型短横槽,“U”型短横槽与长方体纵槽十字交叉,“U”型短横槽下部为半圆形。所述滚轮中心有不锈钢圆轴穿过并固定为一体,不锈钢圆轴直径略小于“U”型短横槽下部的半圆直径,不锈钢圆轴两端恰好分别限位于“U”型短横槽内。所述滚轮的大小以其上部最高处,略高于储血盒排支撑平台水平面为准。所述滚轮限位于长方体纵槽内,可以自由滚动,储血盒排可以通过滚轮顺利进入,放置在两块隔板之间的左右两个储血盒排支撑平台上。
所述隔板为中空结构,便于其中安装光电耦合器和布线,所述隔板一侧或两侧安装有与储血盒排中的储血盒数量相等的光电耦合器,且位置对准储血盒侧面的正中线。所述数对光电耦合器的发光器和受光器分别安装在面面相对的两块隔板上,一块隔板上安装一组光电耦合器的发光器,对面的另一块隔板上则安装一组光电耦合器的受光器,每对发光器和受光器的位置高度一致,其两顶面可以透过储血盒两个侧面,精准隔空相对,当红外光路上有物体阻挡时,可以灵敏感应物体存在。所述隔板中空结构后端安装有连接器母芯,所有光电耦合器的发光器和受光器均连线于连接器母芯,连接器公芯与微处理器相连接,连接器盖板为绝缘材料制作,大小与隔板中空结构相适配,需要时可以密封住隔板中空结构前后两个端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学军,未经李学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56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