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木材切割削皮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65571.3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1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高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明 |
主分类号: | B27L1/00 | 分类号: | B27L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2500 黑龙江省伊***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座 减震弹簧 减震装置 木材切割 驱动机构 外壳顶部 削皮装置 吸盘 辅助驱动装置 机械驱动装置 吸盘固定装置 吸盘控制装置 震动 缓冲装置 机械焊接 机械连接 控制装置 设备运行 外壳设 工作台 缓冲 减小 削皮 压差 麻痹 地板 贯穿 | ||
本发明公开了木材切割削皮装置,其结构包括工作台、减震弹簧、减震装置、外壳、底座,外壳设于底座上并与底座机械焊接,外壳内设有减震装置,减震弹簧设有四个并且分别安装在外壳顶部面板四个角上,减震弹簧贯穿外壳顶部面板与减震装置机械连接,本发明通过缓冲装置、机械驱动装置、吸盘控制装置、控制装置驱动机构、压差驱动机构、吸盘固定装置以及辅助驱动装置共同作用下,实现将木材切割削皮设备在工作的过程中产生的震动感缓冲并且消灭并且通过吸盘是使得设备的与底座之间固定,大大减小了设备运行产生的震动感,避免将地板震裂或者让工作人员产生麻痹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材削皮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木材切割削皮装置。
背景技术
木材是能够次级生长的植物,如乔木和灌木所形成的木质化组织,这些植物在初生生长结束后,根茎中的维管形成层开始活动,向外发展出韧皮,向内发展出木材,木材也是维管形成层向内的发展出植物组织的统称,包括木质部和薄壁射线,木材对于人类生活起着很大的支持作用,而在木材的加工处理中,一般会将木材进行削皮切割处理,使得木材表面更加平整,提高木材的整体质量。
然而现有的木材切割削皮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对于削刀的工作角度调节操作不够便捷,会耗费较多的人力,增加了使用人员的操作负担。
现有技术木材切割削皮装置在工作时产生的震感传输到地板上容易将地板震裂,甚至通过地板传输到人体,使工作人员的双脚感到微麻。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木材切割削皮装置,其结构包括工作台、减震弹簧、减震装置、外壳、底座,所述的外壳设于底座上并与底座机械焊接,所述的外壳内设有减震装置,所述的减震弹簧设有四个并且分别安装在外壳顶部面板四个角上,所述的减震弹簧贯穿外壳顶部面板与减震装置机械连接,所述的减震弹簧的另一端与工作台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的减震装置由缓冲装置、机械驱动装置、吸盘控制装置、控制装置驱动机构、压差驱动机构、吸盘固定装置组成;
所述的缓冲装置与减震弹簧机械连接,所述的吸盘固定装置设于缓冲装置正南方向上并与缓冲装置机械配合,所述的机械驱动装置与缓冲装置机械连接,所述的机械驱动装置设于外壳内腔中央,所述的缓冲装置通过机械驱动装置与压差驱动机构机械配合,所述的压差驱动机构与控制装置驱动机构机械连接,所述的控制装置驱动机构与吸盘控制装置机械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缓冲装置由凹槽、一号弹簧、矩形缓冲块、L型夹板、第一固定杆、矩形缓冲座、支撑杆组成,所述的支撑杆设于矩形缓冲座底部并与矩形缓冲座机械焊接,所述的凹槽设有两个并且分别设于矩形缓冲座与L型夹板相连接的两侧上,所述的L型夹板与矩形缓冲座相连接的一端与凹槽相吻合,所述的L型夹板设有两个并且关于矩形缓冲块呈对称结构设立,所述的L型夹板远离矩形缓冲座的一端被固定轴贯穿并固定在矩形缓冲块上,所述的两个L型夹板相对的一侧通过一号弹簧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固定杆设有两个,所述的两个第一固定杆呈对称结构分布在矩形缓冲座上并与矩形缓冲座垂直焊接,所述的两个第一固定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L型夹板机械连接,所述的减震弹簧贯穿矩形缓冲块并固定在矩形缓冲座上,所述的支撑杆与吸盘固定装置机械连接,在减震弹簧的作用力下,减震弹簧带动矩形缓冲块向下运动,使得两个L型夹板相悖运动,从而实现两个L型夹板远离矩形缓冲块的两端与矩形缓冲座上的凹槽分离,从而实现矩形缓冲座与L型夹板的分离,矩形缓冲座向下运动推动吸盘固定装置工作将设备运行产生的震动感缓冲并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明,未经高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55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