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伏电站的缺陷诊断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65216.6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98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巩宇;李智;宋鹏;李娜;刘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50/00 | 分类号: | H02S50/00;H02S50/1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任默闻;王天尧 |
地址: | 10004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站 缺陷 诊断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伏电站的缺陷诊断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采集待诊断光伏电站运行过程中的测试数据;根据测试数据,确定待诊断光伏电站年效能PR值,待诊断光伏电站的每一发电单元的PR值,以及每一发电单元包括的组成部件的PR值、加权效率、并联失配损失或串联失配损失;基于PR评价阈值模型,根据待诊断光伏电站PR值、待诊断光伏电站的每一发电单元的PR值,以及每一发电单元包括的组成部件的PR值、加权效率、并联失配损失或串联失配损失,对待诊断光伏电站进行逐层诊断定位缺陷;所述PR评价阈值模型基于光伏电站现场实测数据预先确定。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从运行层面对光伏电站的缺陷检测,提高了光伏电站缺陷诊断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电站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伏电站的缺陷诊断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2016年1月11日,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完善太阳能发电规模管理和实行竞争方式配置项目指导意见》,文件中规定对于普通光伏电站和先进光伏发电基地的投资主体,各地区需制定竞争性配置办法,其中应包含上网电价、企业技术和投资能力、项目前期工作成熟程度、土地综合利用、对地方经济转型贡献以及企业诚信履约情况等竞争要素。不论采取何种基于市场竞争的配置项目方式,如公开招投标、竞争性比选等,均应将上网电价作为重要竞争条件,上网电价在竞争中综合评分权重至少达到20%。上网电价不得超过国家确定的当地光伏发电标杆上网电价。这个指导意见旨在规范光伏电站投资环境,提高行业进入门槛,引导降低光伏上网电价。
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截止2016年底,全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3454万千瓦,占全球装机容量的46%,2017年前三季度,新增光伏电站4300万千瓦,其中光伏电站2779万千瓦,同比增加3%,分布式光伏1530万千瓦,截止9月底,全国光伏电站累计装机容量9480万千瓦,分布式光伏2562万千瓦。
一方面管理机构在引导降低上网电价,一方面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快速发展,距离市场饱和越来越近,这两方面作用下势必光伏发电补贴会迅速降低,可能几年之内光伏会和风电一样平价上网。对于电站业主,尽量缩短投资回收期、增加回报率是电站营运的最重要目的,提高光伏电站发电效率是一项重要的优化措施。
目前,一般光伏电站常规维护方法包括日常巡检,在线数据统计、故障检修等方式,仅依托于这种被动的故障检修方式,电站中发电效率异常和隐形缺陷无法评价、定位。例如,现有一种检测方法是先对电站中的光伏组件进行抽样,然后对样品依次进行外观检查、EL测试、红外呈像检测、I-V曲线测试,确认组件是否有缺陷。又例如,现有另一种方法中检测光伏组件缺陷的装置,多采用红外摄影技术。由于一个光伏电站光伏组件数量以十万计,各现有技术中对组件的检测方法与设备多应用于组件收货与交接给施工单位阶段,尚未有从光伏电站运行层面的缺陷检测方法,检测效率也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电站的缺陷诊断方法,用以实现从运行层面对光伏电站的缺陷检测,该方法包括:
采集待诊断光伏电站运行过程中的测试数据;
根据待诊断光伏电站运行过程中的测试数据,确定待诊断光伏电站年效能PR值,待诊断光伏电站的每一发电单元的PR值,以及每一发电单元包括的组成部件的PR值、加权效率、并联失配损失或串联失配损失;
基于PR评价阈值模型,根据待诊断光伏电站PR值、待诊断光伏电站的每一发电单元的PR值,以及每一发电单元包括的组成部件的PR值、加权效率、并联失配损失或串联失配损失,对待诊断光伏电站进行逐层诊断定位缺陷;所述PR评价阈值模型基于光伏电站现场实测数据预先确定。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电站的缺陷诊断装置,用以实现从运行层面对光伏电站的缺陷检测,该装置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待诊断光伏电站运行过程中的测试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52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