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渗抗裂泵送混凝土组分设计方法及浇筑成型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364480.8 申请日: 2018-04-20
公开(公告)号: CN108529966B 公开(公告)日: 2020-12-15
发明(设计)人: 刘文胜;罗桂军;谢开武;罗光财;李泽;袁丽芳;汤志坚;蒋卓尔 申请(专利权)人: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4B28/04 分类号: C04B28/04
代理公司: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代理人: 李进
地址: 410004 湖南省***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防渗 抗裂泵送 混凝土 组分 设计 方法 浇筑 成型
【说明书】:

发明公开一种防渗抗裂泵送混凝土组分设计方法及浇筑成型方法,其中,防渗抗裂泵送混凝土组分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的质量指标进行检验步骤,混凝土目标组分设计步骤;混凝土生产组分设计参数确定步骤,混凝土施工组分设计参数确定步骤。本发明提出的混凝土组分设计方法可以在混凝土具备防渗抗裂性能前提下,给出了一种不同气温段条件下混凝土组分的设计方法,以满足多种作业需求,从而有效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承载性能、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和发挥其使用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渗抗裂泵送混凝土组分设计方法及浇筑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为了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号召,大型超高层房屋建筑、城镇地下综合管廊、地下引水工程以及公路工程,在我国西部地区不断的兴建,特别是在河砂、卵石资源缺乏的地区,机制砂、碎石已成为工程建设中的主要建筑材料,又因机制砂的自身缺陷,如优化、质量控制不佳,将会给工程施工质量带来质量隐患,尤其是地下工程结构混凝土的开裂、渗水问题已成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难题。

由于地下高水位地区的房屋建筑地下工程结构、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地下工程超长结构(如:地下综合管廊、引水隧洞、引水暗渠(箱涵))、公路隧道工程均埋置于地表下,为了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承载性能、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和发挥其使用功能等,对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防渗抗裂性能都有着特别高的要求,一旦地表水、地下水通过因混凝土集料塑性下沉产生的裂缝进入混凝土结构内部,难以排出,对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功能带来严重的影响,同时也对其裂缝的处理产生高额维修费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混凝土组分设计方法,旨在满足不同气温段条件下混凝土组分的设计,以满足多种作业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防渗抗裂泵送混凝土组分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的质量指标进行检验步骤,所述混凝土的组成材料包括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拌合水、矿物掺合料、减水剂及防水剂,所述检验步骤具体包括对水泥进行检验、对细集料检验及级配优化、对粗集料检验及级配优化、对拌合水检验、对矿物掺合料检验、对减水剂及防水剂检验,以确认所述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的质量检验结果均符合国家或行业相关施工技术规范、产品标准或技术文件的要求;

(2)混凝土目标组分设计步骤,具体包括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混凝土组分设计计算,混凝土组分设计试拌、调整与确定,确定三个气温段下的混凝土组分设计组分;

(3)混凝土生产组分设计参数确定步骤,具体包括购置、调试和标定拌和机,确定混凝土组成材料各料仓的供料比例;确定混凝土组成材料的投料方法和投料顺序,确定混凝土的搅拌时间,验证细集料、粗集料搅拌后的级配情况,检验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颜色一致性,检验混凝土拌合物中砂浆密度、单位体积混凝土中粗集料含量,检验混凝土拌合物强度及抗渗性能指标;

(4)混凝土施工组分设计参数确定步骤,通过细集料、粗集料实际含水率,确定混凝土搅拌时拌合水的实际用量和混凝土组成材料各料仓的供料比例;按混凝土生产组分设计时的投料方法、投料顺序及搅拌时间搅拌混凝土,检验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颜色一致性;验证混凝土拌合物中砂浆密度、单位体积混凝土中粗集料含量;验证混凝土拌合物强度及抗渗性能指标。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所述水泥为海螺牌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所述细集料由天然砂和用石灰岩经破碎加工制成的机制砂按质量百分比为50%:50%的比例掺配组合制成;所述粗集料为石灰岩经破碎加工制成4.75~9.5mm、9.5~16.0mm和16.0~26.5mm三个单粒粒级碎石混合构成,该三个单粒粒级碎石对应按质量百分比为10%:20%:70%的比例掺配组合成公称粒级5~25mm连续粒级碎石;拌合水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要求;矿物掺合料为粉煤灰;减水剂为BX-Ⅱ型缓凝型高效减水剂;防水剂为SY-JX-ⅢW抗裂硅质防水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44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