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图像识别的秋千防触底的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64298.2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3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靳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靳霞 |
主分类号: | G05B19/04 | 分类号: | G05B19/04;A63G9/00;G06K9/00;G06T5/40;G06T7/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32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秋千 图像识别 控制平台 触碰 腿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秋千防触底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用基于图像识别的秋千防触底控制平台以对各种类型高度的人员避免造成秋千相对高度过低导致腿部触碰地面的情况发生。通过本发明,使得秋千适合于各种体形人员乘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玩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秋千防触底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秋千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创造的一种运动。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传入中原地区,因其设备简单,容易学习,故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很快在各地流行起来。汉代(公元前206年~220年)以后,秋千逐渐成为清明、端午等节日进行的民间体育活动并流传至今。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种现代体育项目的兴起,秋千运动除在少数地区仍广为流行外,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已成为儿童的专项活动。1986年2月,国家体委制订了《秋千竞赛规则》(草案),同年,秋千被列为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到1999年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秋千已发展为包括6个单项的较大项目。
然而,现有技术中,由于乘坐人员的腿部长度不同,容易发生秋千触底的情况,如果将秋千座位设置过高,虽然避免了秋千触底的情况,但提高了秋千的危险程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秋千防触底的控制方法,能够提高了秋千的自适应能力,建立秋千高度调节机制,并在针对性的图像识别机制的基础上,将检测到的附近人员的各个高度中的最大高度作为秋千高度调节的参考参数,从而实现秋千高度的自适应调整。
为此,本发明至少具备以下几处重要的发明点:
(1)将检测到的附近人员的各个高度中的最大高度作为秋千高度调节的参考参数,从而无论附近哪一个人员乘坐秋千,都能避免秋千相对高度过低导致腿部触碰地面的情况发生;
(2)建立了基于秋千使用总次数、秋千负荷重量以及附近人员最大高度的多功能报警机制,避免秋千的过度使用;
(3)形成了基于摩擦声幅度检测的秋千自动上油机制,有效延长了秋千的使用寿命;
(4)只对图像中相对更有效的亮度信号成分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处理,以有效减少图像处理的运算时间;
(5)基于图像分辨率的大小决定是否需要对图像执行分块式的点像复原操作,尤为重要的是,每一个图像分块的点像复原模式基于图像分块的整体亮度而不相同。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秋千防触底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用基于图像识别的秋千防触底控制平台以对各种类型高度的人员避免造成秋千相对高度过低导致腿部触碰地面的情况发生,所述基于图像识别的秋千防触底控制平台包括:
使用次数测量设备,与秋千的摇摆绳体连接,用于在秋千的摇摆绳体每来回摇摆一次,作为使用一次秋千以参与计数,并获取当前秋千使用的总次数;
重量检测设备,设置在秋千的坐板上,用于检测秋千的坐板上的人体重量,以作为当前负载重量输出;
声音分析设备,设置在秋千的底座上,所述秋千的底座与地面连接,用于对所述秋千进行固定,所述声音分析设备用于接收秋千周围的环境声音信号,并对所述环境声音信号进行分析,以确定是否存在摩擦声成分,并在检测到的摩擦声成分的最大幅值大于等于限量时,发出上油控制信号,否则发出摩擦正常信号;
自动供油设备,内嵌在所述秋千顶部横杆内,与所述声音分析设备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上油控制信号时,向秋千的摇摆绳体的固定件与秋千顶部横杆之间的连接部处输入固定剂量的油量;
可伸缩杆体,设置在秋千的底座和秋千顶部横杆之间,用于基于接收到的实时控制高度调整秋千的底座和秋千顶部横杆之间的距离,以相应控制秋千的坐板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靳霞,未经靳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42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盐碱地防风沙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输电线巡检机器人的全自动耦合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