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加热控温的油桶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63690.5 | 申请日: | 2018-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4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叶伟;于俊勇;张宝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长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26 | 分类号: | F15B1/26;F15B2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800 江苏省宿***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桶 加热板 可加热 控温 隔板 螺旋散热管 电热元件 导热板 散热板 桶体 蓄电池 内腔顶部 散热效果 规整 保温板 集线管 加热腔 耐热板 夹层 插接 垫圈 内腔 热板 油腔 油箱 保温 焊接 管理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加热控温的油桶,涉及油箱技术领域。该一种可加热控温的油桶,包括桶体,桶体的内部包括夹层和油腔,接头的内部插接有电热元件,电热元件的一端焊接有螺旋散热管,散热板的内腔一侧上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隔板,散热板的内腔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导热板。该可加热控温的油桶,通过蓄电池和加热板和螺旋散热管等的作用,又因为加热板的内部有多处导热板,又因为加热板的一侧开设有孔,从而使该装置的散热效果更好,通过隔板和热板的使用,从而将加热板的内部分为多个加热腔,又因为耐热板、集线管和垫圈等的相互配合使用,从而使该装置的内部结构规整方便管理,又因为保温板的作用,所以拥有保温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加热控温的油桶。
背景技术
油箱在液压系统中除了储油外,还起着散热、分离油液中的气泡、沉淀杂质等作用。油箱中安装有很多辅件,如冷却器、加热器、空气滤清器及液位计等,飞机上的或汽车等上的装燃料的容器,是液压系统中储存液压油或液压液的专用容器。油箱可分为开式油箱和闭式油箱两种。油箱必须有足够大的容积;吸油管及回油管应插入最低液面以下,以防止吸空和回油飞溅产生气泡;吸油管和回油管之间的距离要尽可能地远些,之间应设置隔板;为了保持油液清洁,油箱应有周边密封的盖板,盖板上装有空气滤清器;油箱底部应距地面l50mm以上;对油箱内表面的防腐处理要给予充分的注意,油箱的保养,主要是结合汽车一级保养,放出油箱内的积水和垢物,检查油管接头与开关等处有没有渗漏油现象。
与申请号为200810072833.3的专利相对比,该装置的加热不均匀,若有紧急情况等不能快速加热,针对此问题可以设计出一种加热均匀快速的油箱,以方便寒冷季节的使用。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加热控温的油桶,具备加热均匀快速等优点,解决了寒冷季节使用不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加热均匀快速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加热控温的油桶,包括桶体,所述桶体的内部包括夹层和油腔,所述桶体的顶端一侧开设有油口,所述夹层的一侧与耐热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所述耐热板的外表面与加热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夹层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保温板,所述桶体的外表面一侧中部固定安装有测温仪,所述桶体的外表面一侧中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所述测温仪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管筒,所述管筒的一端贯穿耐热板和保温板并且延伸至油腔的内部,所述管筒的内部套接有温度计,所述温度计的一端贯穿保温板并且延伸至油腔内部,所述耐热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垫块,所述加热板的一侧插接有接头,所述接头的内部插接有电热元件,所述电热元件的一端焊接有螺旋散热管,所述散热板的内腔一侧上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散热板的内腔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导热板,所述散热板的另一侧顶部、中部和底部均开设有透孔,所述三个透孔的内表面均套接有耐热防尘网,所述耐热板的外表面一侧中部固定安装有集线管。
优选的,所述夹层的两侧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耐热板,且三个耐热板的规格相同。
优选的,所述管筒和温度计的连接处套接有橡胶垫,且橡胶垫的中部开设有与温度计大小相适配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散热板与接头的连接处套接有垫圈,且垫圈的中部开设有与接头相适配的圆孔。
优选的,所述隔板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隔板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安装有导热板。
优选的,所述两个隔板的内部分为三个加热腔,且三个加热腔的内部的螺旋散热管的规格相同。
优选的,所述油腔的外表面两侧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保温板,且保温板的规格相同。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加热控温的油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长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长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36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