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型水基脱漆剂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63628.6 | 申请日: | 2018-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56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汪逸凡;朱冬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逸凡 |
主分类号: | C09D9/04 | 分类号: | C09D9/04;C09D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基脱漆剂 环保型 反应釜 茶叶提取液 硫代硫酸钠 真空脱泡 促进剂 发酵液 缓蚀剂 乳化剂 消泡剂 增稠剂 助溶剂 溶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型水基脱漆剂,属于脱漆技术领域。本发明将溶剂,水和助溶剂置于反应釜中,于转速为300~500r/min条件下,搅拌混合40~60min,随后向反应釜中加入乳化剂,于转速为600~800r/min条件下,搅拌混合40~60min,随后加入向反应釜中促进剂,茶叶提取液,发酵液,缓蚀剂,增稠剂,消泡剂和硫代硫酸钠,于转速为600~800r/min条件下,搅拌混合40~60min后,真空脱泡,即得环保型水基脱漆剂。本发明提供的环保型水基脱漆剂具有优异的脱漆效果且脱漆量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型水基脱漆剂,属于脱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涂料可以保护和装饰物品,但在使用过程中,涂膜会被损伤,或逐渐老化,或者由于美学上的原因需要返修,更新。对于家用电器,机械设备,家具,车船等涂装或修理时,都需要将陈旧或破损的涂层清除,再进行涂装。在航空业中,无论民用还是军用飞机,出于美观和安全的需要,也需定期脱漆,修整返新。
旧漆膜的褪除,按照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基材,不同的涂层有不同的方法,其中使用脱漆剂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脱漆剂又名退漆剂,洗漆剂或去漆剂。目前的脱漆剂,按照其组分的不同,其性能亦有差异性,然而其脱漆机理则基本上是依赖于溶解,渗透,溶胀,剥离,反应等一系列物理,化学的综合效应和作用。
为了满足各种产品防护和装饰的要求,要对其进行表面涂装。但涂料的漆膜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各种腐蚀介质的侵蚀及机械损伤破坏,出现老化,龟裂,起皮及脱落等现象,致使漆膜失去保护装饰作用,如果要重新涂装,则需要去除旧的漆膜。去除旧的漆膜,过去曾采用机械的方法,如用刮刀手工铲除等,但这种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对基体表面造成机械损伤,特别是对一些几何形状比较复杂的部件更难处理,因此便产生了使用脱漆剂去除旧漆膜的要求。
旧漆膜通常是热塑性树脂和室温交联固化树脂,如醇酸树脂,硝基漆,环氧树脂,聚氨基甲酸酯漆等,这些聚合物的漆膜都能溶解或溶胀于适当的有机溶剂中,且这些聚合物分子中都含有某些活性官能团,如酯键,醚键,酰胺键等,在热的酸或碱的作用下易发生酸解,碱解等化学反应,导致其分子链断裂,因此,旧漆膜容易被有机溶剂脱漆剂或碱性脱漆剂,酸性脱漆剂清除。
脱漆剂的作用就是破坏漆膜的空间结构或漆膜与基材的结合力。脱漆剂中的溶剂分子渗透到漆膜聚合物的分子链段中,漆膜溶解;或聚合物大分子体积增大,产生内应力,当内应力足以破坏漆膜与基材的粘合力时,漆膜就被清除掉了。脱漆剂分成两类:一类为碱溶液脱漆剂,另一类是有机溶剂脱漆剂。一般来说,油基性漆层多用碱性溶液脱漆剂,合成树脂漆层多用有机溶剂清除。尽管这两类脱漆剂一直都大量使用,但碱溶液脱漆剂对人体及被脱基底有害,而溶剂型脱漆剂高毒,易燃,故其应用受到影响和限制。与有机溶剂脱漆相比较,碱溶液脱漆剂成本低,使用安全,对人体损害小,但使用时要加热,而且要有脱漆槽和清洗槽,槽中要有蒸汽加热装置等。碱溶液脱漆剂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碳酸钠,磷酸钠等。有机溶剂脱漆剂的优点:效率高,常温时对金属腐蚀小,施工简单,不需要增加设备;缺点:有毒,易挥发,易燃烧而且成本高。有机溶剂脱漆是用它来使旧漆膜膨胀,渗透,软化,剥离,从而清除旧漆膜,有可燃型和阻燃型2种。可燃型有机脱漆剂适用于硝基漆和醇酸漆的脱漆,主要成分是苯与丙酮。阻燃型有机脱漆剂适用于脱除环氧漆,有机硅漆,氨基烘漆,合成树脂漆,沥青漆等旧漆层,主要成分是二氯甲烷。
目前传统的脱漆剂还存在脱漆效果不佳及脱漆量小的问题,因此还需对其进行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传统脱漆剂脱漆效果不佳及脱漆量小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环保型水基脱漆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逸凡,未经汪逸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36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