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门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62703.7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64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鲍雪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城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5/02 | 分类号: | B66C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江婷 |
地址: | 2255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腿件 腿杆 主梁 螺栓 螺栓主体 调整块 螺纹段 容纳槽 门架 技术方案要点 端部铰接 横向设置 螺纹连接 上下调节 旋向相反 旋转螺栓 主梁两端 铰接 背离 支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门架,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呈横向设置的主梁、两个分别位于主梁两端的支腿件,每个支腿件均包括调节螺栓、两个支腿杆,两个支腿杆各自的一端部均铰接于主梁的一端部,且各自的另一端部均用于支撑于地面,调节螺栓包括螺栓主体,螺栓主体的两端分别设有旋向相反的螺纹段,每个支腿件的两个支腿杆上均设有第一容纳槽,每个第一容纳槽内均铰接有调整块,螺纹段螺纹连接于调整块;通过旋转螺栓主体,进而实现调节两个支腿杆之间的夹角。支腿件背离主梁的端部会相互分离或者是相互靠近,进而对主梁的高度产生上下调节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吊机支撑架,特别涉及一种门架。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会用到起吊设备,其作用是将建筑所需的材料吊装至指定的位置。
传统结构的门架,包括呈横向设置的主梁,该主梁的两端分别设置一竖直向下的支腿,该支腿与主梁之间通常采用螺栓相连,一旦相连之后,支腿的支撑角度以及整个主梁的支撑高度便会固定,无法进行调节,这就决定了传统的门架功能单一,无法适用于各个不同的使用。
针对不同的吊装环境,吊装高度的需求也各不相同,急需一种高度能进行调节的门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架,其能实现适应性地高度调节。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门架,包括呈横向设置的主梁、两个分别位于主梁两端的支腿件,每个支腿件均包括调节螺栓、两个支腿杆,两个支腿杆各自的一端部均铰接于主梁的一端部,且各自的另一端部均用于支撑于地面,所述调节螺栓包括螺栓主体,螺栓主体的两端分别设有旋向相反的螺纹段,每个支腿件的两个支腿杆上均设有第一容纳槽,每个第一容纳槽内均铰接有调整块,所述螺纹段螺纹连接于调整块;通过旋转螺栓主体,进而实现调节两个支腿杆之间的夹角。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调整主梁高度时,通过旋转螺栓主体,螺栓主体的两个螺纹段会与第一容纳槽内的调整块相螺纹连接,此时,调整块会在第一容纳槽内发生旋转,与此同时,两个支腿件会绕着铰接点进行转动,支腿件背离主梁的端部会相互分离或者是相互靠近,进而对主梁的高度产生上下调节作用。
优选的,所述主梁包括底座、第一竖板,所述支腿杆端部的铰接点位于底座的下板面,所述第一竖板固定于底座背离支腿杆的一侧,所述第一竖板上贯穿设有若干防风槽,每个防风槽内均铰接有防风板,所述主梁上还设有若干与防风板一一对应的驱动油缸,每个驱动油缸的端部对应连接于防风板且用于驱动防风板绕着铰接点进行翻动;
每个支腿件的两个支腿杆之间均设有油缸件,所述油缸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支腿杆;
所述油缸件的油腔连接出油管,油管背离油缸件的另一端连接于驱动油缸。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两个支腿件相互张开时,两个支腿件会拉动位于两支腿件之间的油缸件,油缸件的内腔空间便会增大,油缸件的内油腔与驱动油缸相连,驱动油缸内的油液会被抽到油缸件的内腔空间内,驱动油缸的驱动杆收缩,防风板会收回到防风槽内,此时主梁与地面的距离相对较低,防风需求较低,第一竖板的结构强度较高;
反之,当两个支腿件相互合并时,两个支腿件会推动位于两支腿件之间的油缸件,油缸件的内腔空间便会变小,油缸件的内油腔与驱动油缸相连,油缸件内腔空间内的油液会被挤压到驱动油缸内,驱动油缸的驱动杆向外伸出,防风板会从防风槽移出,此时主梁与地面的距离相对较高,防风需求较高,当遭遇强风时,风能从防风槽中通过,防风效果较好。
优选的,所述主梁还包括第二竖板,第二竖板与第一竖板之间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二竖板上设有若干与防风板一一对应的第二容纳槽,防风板端部可翻转进入到第二容纳槽中且与第二容纳槽的上下槽壁相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城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城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27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