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取件的冲压台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61364.0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1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蒲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恒西亚机械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3/02 | 分类号: | B21J13/02;B21J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盘 模具盘 模具 通孔 固定盘 取件 安装固定盘 等圆周位置 安全区域 台本发明 贴合固定 圆柱结构 自动脱离 冲压 上端 冲压台 毛坯件 下表面 下端面 缓冲 漏孔 转轴 安全 贯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取件的冲压台,其包括有模具盘,所述模具盘下表面贴合固定齿轮盘,齿轮盘下面安装固定盘,且固定盘上端面的圆柱结构作为齿轮盘和模具盘的转轴;模具盘一周设置多个模具位,且齿轮盘上设置有与模具位下端面相同形状的通孔,且安装好的模具位和通孔能够贯穿齿轮盘和模具盘;固定盘上在通孔的等圆周位置有至少一个大于通孔区域的漏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成品自动脱离模具位,省却人工拣出;有足够的缓冲时间让操作者可以在安全区域把毛坯件放置于模具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锻压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安全取件的冲压台。
背景技术
冲压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的成形加工方法。传统的冲压,需要人在机器两个冲程之间的空档时间放零件至加工的模具里面,甚至还需要人从模具为取下成品件,这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如果人未把握好时间节奏,很容易在冲压行程中还把手放在冲压危险范围内。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安全取件的冲压台,使得成品自动脱离模具位,省却人工拣出,同时有足够的缓冲时间让人可以在安全区域把毛坯件放置于模具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取件的冲压台,其包括有模具盘,所述模具盘下表面贴合固定齿轮盘,齿轮盘下面安装固定盘,且固定盘上端面的圆柱结构作为齿轮盘和模具盘的转轴;模具盘一周设置多个模具位,且齿轮盘上设置有与模具位下端面相同形状的通孔,且安装好的模具位和通孔能够贯穿齿轮盘和模具盘;固定盘上在通孔的等圆周位置有至少一个大于通孔区域的漏孔。
进一步地,所述漏孔数量是2个。
进一步地,所述模具盘和齿轮盘同轴线。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盘上表面和齿轮盘下表面贴合,贴合面的粗糙度Ra为1.6。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盘上端面设置有轴线方向上的且开口漏在外侧的润滑槽。
进一步地,所述润滑槽是通槽。
进一步地,所述模具位上安装可拆卸的模具。
进一步地,所述模具位上设有卡位,模具上设置有与卡位相配合的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模具盘和齿轮盘通过螺栓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成品自动脱离模具位,省却人工拣出;
2.有足够的缓冲时间让操作者可以在安全区域把毛坯件放置于模具位。
附图说明
图1为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剖面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齿轮盘的润滑槽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模具盘;2-齿轮盘;3-固定盘;4-通孔;5-漏孔;6-圆柱结构;7-卡位;8-模具位;9-润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全取件的冲压台,其包括有模具盘1,所述模具盘1下表面贴合固定齿轮盘2,齿轮盘2下面安装固定盘3,且固定盘3上端面的圆柱结构6作为齿轮盘2和模具盘1的转轴;模具盘1一周设置多个模具位8,且齿轮盘2上设置有与模具位8下端面相同形状的通孔4,且安装好的模具位8和通孔4能够贯穿齿轮盘2和模具盘1;固定盘3上在通孔4的等圆周位置有至少一个大于通孔4区域的漏孔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恒西亚机械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恒西亚机械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13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切边磕碰伤放料装置及放料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冷镦顶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