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部分切割的管网水力模型建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60399.2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0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黄佑仲;颜辰安;陈姿颖;魏钦益;陈建霖;简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优化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涛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南市东区***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时间变化模式 水力模型 供水管网 预设 管网水力 模型建构 修正 出水 切割 虚拟 水池出水口 粗糙系数 节点连接 漏水流量 漏水位置 模拟计算 模型参数 实测压力 压力差异 用水流量 用水模式 漏水点 预测 量测 水池 分析 扣除 | ||
1.一种部分切割的管网水力模型建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步骤一:由部分切割的供水管网建立一水力模型,将所述水力模型的多个进/出水节点连接一虚拟水池;
步骤二:以预设的模型参数,进行所述水力模型的模拟分析,计算所述虚拟水池出水口的一第一流量时间变化模式;
步骤三:量测或预测所述供水管网的所述多个进/出水节点的一第二流量时间变化模式与一第二压力时间变化模式,将所述第二流量时间变化模式扣除供水管网的漏水流量,得到一第三流量时间变化模式;
步骤四:将所述第一流量时间变化模式与第三流量时间变化模式进行比较,以修正所述水力模型预先设定的基础用水流量与一用水模式;
步骤五:将所述水力模型的多个节点进行压力差异分析,以修正所述水力模型预先设定的一管线粗糙系数;以及
步骤六:根据修正后的所述水力模型,模拟所述多个节点的压力值并与实测压力值进行分析比较,获得所述供水管网的漏水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部分切割的管网水力模型建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模型参数为所述多个基础用水流量、所述用水模式、管线尺寸、所述管线粗糙系数以及操作设备的参数与操作条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部分切割的管网水力模型建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管网具有所述多个节点、所述多个进/出水节点及多个设置于所述多个进/出水节点的流量计或压力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部分切割的管网水力模型建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量时间变化模式与第二压力时间变化模式是藉由所述多个流量计与压力计量测获得。
5.如权利要求3所述部分切割的管网水力模型建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机器学习、时间序列模型,或安装于多个进/出水节点的流量计或压力计,预测或量测出所述水力模型的虚拟水池压力时间变化模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部分切割的管网水力模型建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量时间变化模式通过时间序列模型或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计算而获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部分切割的管网水力模型建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步骤六修正后的所述水力模型,计算出所述虚拟水池出水口的一第四流量时间变化模式;其中根据所述第二流量时间变化模式与所述第四流量时间变化模式,配合所述第二压力时间变化模式是能分析获得漏水敏感度N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部分切割的管网水力模型建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模型是能进一步分析出所述供水管网的水龄分布情形及水龄指标。
9.如权利要求1所述部分切割的管网水力模型建构方法,其特征在于,水力模型中多个进/出水节点连接的虚拟水池,用一虚拟水泵或一虚拟用水节点替代;其中所述虚拟水泵,是藉由安装于一进水节点的流量计与压力计量测的数据,获得所述虚拟水泵的流量与压力关系曲线,再以所述流量与压力关系曲线进行管网模拟;所述虚拟用水节点是藉由安装于一出水节点的流量计量测的数据,获得所述虚拟用水节点的用水流量时间变化曲线,再以所述用水流量时间变化曲线进行管网模拟。
10.如权利要求1或9所述部分切割的管网水力模型建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相邻两个修正后的水力模型以一连接节点取代边界上的虚拟水池、虚拟水泵、虚拟用水节点,并以所述连接节点将两个修正后的切割模型的管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优化水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优化水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039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雷暴起电过程的数值模拟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感测放大器的布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