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价阳离子掺杂的钛酸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59668.3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1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陈继章;昝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485;H01M10/05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价阳离子 负极材料 掺杂的 钛酸钠 前驱体 制备 掺杂 电子导电率 钠离子电池 钠离子扩散 循环稳定性 倍率性能 压制成片 自由电子 研磨 摩尔比 混匀 晶胞 钠源 水蒸 水中 油浴 煅烧 钛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价阳离子掺杂的钛酸钠负极材料,分子式为Na2Ti3‑xMxO7,M为高价阳离子;0.005≤x≤0.03;还公开了高价阳离子掺杂的钛酸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按Na2Ti3‑xMxO7中元素摩尔比将钛源、钠源和M源在水中混匀,然后油浴至体系中的水蒸干,得到前驱体;将前驱体研磨、压制成片、煅烧。本发明对Na2Ti3O7进行高价阳离子掺杂,增加了自由电子密度,从而增大了电子导电率;高价阳离子如Nb5+的半径大于Ti4+,Ti3+的半径亦大于Ti4+,掺杂以后扩大了晶胞体积,有利于增大钠离子扩散系数;所得Na2Ti3‑xMxO7用于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体涉及一种高价阳离子掺杂的钛酸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过去二十几年,锂离子电池在移动电子设备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近几年,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领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此外,锂离子电池在智能电网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锂离子电池不可避免地面临锂资源储量低、分布不均、开采困难的问题,将导致锂离子电池的价格持续攀升,目前锂离子电池的价格已经高达500美元/千瓦时左右。相比于锂资源,钠资源的储量近乎无穷,因而钠基原料的价格远低于锂基原料,比如碳酸钠的价格只有碳酸锂的1%左右。正因如此,钠离子电池正受到各国政府和研究机构的持续关注。钠离子电池的构造、原理和性能近乎等同于锂离子电池,其最大优势是成本低于锂离子电池。
目前,发展钠离子电池的关键技术是高性能的电极材料。Na2Ti3O7是一种离子嵌入型负极材料,能够通过两相反应可逆地嵌入和脱出两个钠离子(每个化学式),嵌钠电位平台约为0.3V(vs.Na/Na+),嵌入钠离子后形成热力学稳定的岩盐型Na4Ti3O7,对应的理论比容量为178mAh g–1。研究发现,Na2Ti3O7的电子导电率低,钠离子扩散系数也不高(约为3.5×10–12cm2s–1),限制了其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下述三种策略。第一种策略是构建纳米结构的Na2Ti3O7,能够大幅缩短电子传输距离和钠离子扩散路径;但是采用的制备方法往往是水热法或溶剂热法,成本高,产量低,不利于工业化生产;纳米级电极材料的大比表面积会导致电解液发生严重的分解;且纳米级电极材料的振实密度低,会降低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第二种策略是碳包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复合材料整体的电子导电性,但是并不能改变Na2Ti3O7的固有性质。第三种策略是离子掺杂,能够对Na2Ti3O7的固有导电性和离子扩散系数进行改性;该策略已广泛应用于其它多种电极材料,但是对于Na2Ti3O7仅有极少数的报道。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Na2Ti3O7的电子导电率低,钠离子扩散系数低的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高价阳离子掺杂的钛酸钠负极材料,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高价阳离子掺杂的钛酸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96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