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粘力增长性低的不锈钢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58410.1 | 申请日: | 2018-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7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高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东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29 | 分类号: | C09J7/29;C09J7/38;C08L23/08;C08L23/06;C09J133/00;C09J11/08;C09J11/06;B29C47/06;B29L7/00;B29L9/00;B29K2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左恒峰 |
地址: | 528325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锈钢 保护膜 制备 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原料重量百分比 复合基材层 丙烯酸压敏胶层 低密度聚乙烯 后加工性能 被贴物 平整度 有效地 冲压 收卷 折弯 加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粘力增长性低的不锈钢保护膜,其由复合基材层和丙烯酸压敏胶层组成,所述复合基材层由PE芯层和位于所述PE芯层上下两表面的PE外层组成,所述PE芯层按原料重量百分比计由80~90%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10~20%的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组成,所述PE外层按原料重量百分比计由30~59.5%的低密度聚乙烯、40~65%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0.5~5%的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组成。本发明有效地提高了该不锈钢保护膜的后加工性能,满足了不锈钢被贴物在使用、加工过程中折弯、冲压等加工要求。本发明还公开了该不锈钢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其制备得的成品兼具优异的平整度及收卷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护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不锈钢保护膜。
背景技术
保护膜是一种对其他材料具有保护功能的膜状材料,也是一种压敏胶制品。PE保护膜最大的优点是使被保护的产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和使用过程中不受污染、腐蚀、划伤,保护被贴物原有的光洁亮泽的表面,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及市场竞争力。
在用于不锈钢的保护膜中,PE保护膜目前应用最为广泛。不锈钢类产品在使用加工过程中需经过各种收卷、放卷、分条、折弯和冲压成型等加工工艺,因此要求保护膜具有一定的拉伸性能、合适的贴附板材初粘力和经过各种加工条件后的粘力增长性。保护膜合适的初粘力和一定程度的粘力增长满足不锈钢在加工过程中的要求,避免在加工过程中保护膜粘力不足起翘或后续难撕膜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粘力增长性低的不锈钢保护膜,同时提供该保护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粘力增长性低的不锈钢保护膜,其由复合基材层和丙烯酸压敏胶层组成,所述复合基材层由PE芯层和位于所述PE芯层上下两表面的PE外层通过三层熔融共挤吹制而成,所述PE芯层按原料重量百分比计由80~90%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10~20%的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组成,所述PE外层按原料重量百分比计由30~59.5%的低密度聚乙烯、40~65%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0.5~5%的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组成。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丙烯酸压敏胶层按原料重量份包括:油性聚丙烯酸树脂100份、醋酸乙酯200~230份、固化剂3~4份和氨基硅油0.3~0.5份。具体地,氨基硅油的适量添加可使胶层固化后氨基硅油能有效阻隔丙烯酸压敏胶层与不锈钢待贴物表面的完全接触,从而起到降低粘性增长的作用,使得该保护膜的粘力增长率控制在80~120%范围内,使其在加工完成后保护膜易于剥离。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化剂为异氰酸酯类固化剂。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不锈钢保护膜的厚度为45~70μm。
一种如上所述的粘力增长性低的不锈钢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1)将PE芯层和PE外层的各原料组分分别混合后投入自带有除尘系统的三层共挤吹膜机中,经三层熔融共挤、不锈钢滤网组过滤、吹制得复合基材层;
2)按原料重量份计将丙烯酸压敏胶层的各组分混合调配成丙烯酸压敏胶后采用V凹涂布方法涂布于步骤1)所得复合基材层上表面,经流平、烘箱固化,得不锈钢保护膜成品。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1)所述三层熔融共挤过程中控制温度为165~185℃。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1)所述不锈钢滤网组由五层300目滤网组合而成。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2)所述烘箱固化的固化温度为75~9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东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东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84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