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鞍膈撑开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58289.2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03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李臻琰;罗承科;李春涛;杨增;李杰;丁威;杨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A61B90/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1 | 代理人: | 罗红枚 |
地址: | 410008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撑开 | ||
1.一种鞍膈撑开器,其特征在于,用于在经鼻蝶手术中撑托起鞍膈组织,所述鞍膈撑开器包括:
用于由患者体外伸入患者鼻腔中的套管(10),所述套管(10)为两端连通的空心杆,所述套管(10)包括沿直线延伸的第一直线段(11),以及与所述第一直线段(11)过渡连接且呈夹角布置的弧线段(12);
所述套管(10)内设有两端分别伸出所述套管(10)的撑杆(20),所述撑杆(20)上伸出所述弧线段(12)的第一端设有撑托(30),所述撑托(30)用于托起鞍膈组织以使手术视野显露;
所述撑杆(20)上伸出所述第一直线段(1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直线段(11)的自由端分别连接施力剪(40),所述施力剪(40)用于推动所述撑杆(20)相对所述弧线段(12)伸出所需长度后自锁,以使所述撑托(30)持续稳定托起鞍膈组织;
所述鞍膈撑开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弧线段(12)的外周壁上的支撑臂(50),所述支撑臂(50)用于抵扣患者颅底的鞍底骨,以为所述撑托(30)提供支撑力;
所述弧线段(12)包括与所述第一直线段(11)圆滑过渡连接的圆弧段(121),以及与所述圆弧段(121)过渡连接且沿所述圆弧段(121)的切线方向延伸的第二直线段(122);所述撑杆(20)的第一端伸出所述第二直线段(122)并连接所述撑托(30);所述支撑臂(50)连接于所述第二直线段(122)的外周壁上,且靠近所述撑托(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膈撑开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直线段(11)与所述弧线段(12)之间的夹角为20°~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膈撑开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撑杆(20)采用具有柔韧度的弹性杆、韧性杆或柔韧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膈撑开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力剪(40)呈剪刀状,包括交叉布置且相互铰接的两片剪刀臂(41),各所述剪刀臂(41)包括位于铰接点两侧且相连的剪切部和握持部;
两片所述剪刀臂(41)的两个所述剪切部的头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直线段(11)的自由端和所述撑杆(20)的第二端相连;
两片所述剪刀臂(41)的两个所述握持部之间设有限位结构(42),所述限位结构(42)用于限制两片所述剪刀臂(41)之间的张合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膈撑开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直线段(11)的长度为13mm~15mm;
所述弧线段(12)的长度为2mm~4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膈撑开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撑杆(20)伸出所述弧线段(12)的长度为5mm~3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膈撑开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管(10)的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或正多边形,所述套管(10)的外径尺寸为1.5mm~2mm;
所述撑杆(20)的截面形状与所述套管(10)的截面形状相匹配,所述撑杆(20)的外径尺寸为0.8mm~1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膈撑开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撑托(30)为呈环形的撑开环,所述撑开环的外径尺寸为8mm~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未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828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静脉剥脱导管
- 下一篇:腹腔镜手术用气囊式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