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载金属钨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358068.5 | 申请日: | 2018-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02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张梦锐;牛景杨;王敬平;马鹏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2F9/20 | 分类号: | B22F9/20;C01B32/05;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75004***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纳米 颗粒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还原多金属氧酸盐制备碳载金属钨纳米颗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多金属氧酸盐作为钨源与含锌的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通过碳化还原制得,碳化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碳化过程为由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加热获得碳层、碳层还原锌离子获得金属锌,金属锌将多金属氧酸盐中的高价钨还原成金属钨的同时上述金属锌被氧化,上述被氧化的金属锌,再次被碳层还原,随后在加热的条件下挥发,只留下负载于碳层中的钨纳米颗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将多金属氧酸盐与锌盐溶解,溶解后再加入咪唑类配体溶液,分离、洗涤、干燥后碳化获得碳载金属钨纳米颗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将多金属氧酸盐溶解于咪唑类配体溶液中,再加入锌盐,分离、洗涤、干燥后碳化获得碳载金属钨纳米颗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将咪唑类配体加入金属氧酸盐和锌盐的混合溶液中,分离、洗涤、干燥后碳化获得碳载金属钨纳米颗粒。
5.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碳化温度范围为800-1200℃,以获得碳载金属钨纳米颗粒。
6.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多金属氧酸盐与锌盐的摩尔比为1∶10-200;多酸溶于水的浓度范围为:2.525~25.25mmol/L。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钨源是任何分子尺寸符合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孔道大小的可溶性多钨酸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大学,未经河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806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