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产PUFA的微藻发酵废液制备胞外多糖的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57907.1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9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宋晓金;王卓君;王森;王彦超;崔球;冯银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B37/04 | 分类号: | C08B37/04 |
代理公司: | 青岛合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64 | 代理人: | 傅培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酵废液 微藻 胞外多糖 微藻胞外多糖 微滤透过液 浓缩液 制备 超滤浓缩液 超滤透过液 微藻培养液 高效制备 固液分离 市场应用 真空条件 超滤膜 浓缩浆 微滤膜 烘干 含藻 应用 废水 浓缩 细胞 排放 | ||
1.采用产PUFA的微藻发酵废液制备胞外多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将微藻培养液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的液体部分即为不含藻细胞的微藻发酵废液;
(2)将步骤(1)得到的微藻发酵废液通过微滤膜,得到微滤透过液;其中,微滤膜的孔径在0.02-0.5μm,温度为15-40℃,工作压力为:进压1.5-4.5bar,出压0.5-1.0bar;
(3)将步骤(2)中的微滤透过液通过超滤膜,得到超滤透过液和浓缩液,并收集浓缩液;其中,所述超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为2000-30000Da,温度为20-40℃,工作压力为:进压7-10bar,出压1-3bar;
(4)将步骤(3)中的超滤浓缩液在40-80℃条件下进行浓缩,直至固形物含量为40-70%,得到浓缩浆;将所述浓缩浆进一步在65-85℃,真空压力-0.08--0.1Mpa的条件下烘干,至水分的重量分数为1-6%,即得微藻胞外多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产PUFA的微藻发酵废液制备胞外多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微滤所用膜为有机膜或陶瓷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产PUFA的微藻发酵废液制备胞外多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超滤膜的材料为聚丙烯腈PAN、聚碳酸酯PC、聚丙烯PP、聚偏氟乙烯PVDF、聚醚砜PES、聚乙烯PE、聚氯乙稀PVC和聚砜PS复合膜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产PUFA的微藻发酵废液制备胞外多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得到的微藻胞外多糖的纯度>7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产PUFA的微藻发酵废液中制备胞外多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藻发酵废液为微拟球藻发酵废液、裂壶藻发酵废液或寇氏隐甲藻发酵废液。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藻胞外多糖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微藻胞外多糖应用于生物吸附;所述微藻胞外多糖为微拟球藻胞外多糖或裂壶藻胞外多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藻胞外多糖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吸附的对象为重金属离子,所述生物吸附包括吸附步骤和解吸附步骤;所述吸附步骤为:调整含金属离子溶液的pH值至1-7,向溶液中添加生物质吸附剂,即微藻胞外多糖;所述微藻胞外多糖的添加量为每升溶液10-40克;搅拌,过滤,得到富集了金属离子的吸附物;所述解吸附步骤为:将上述富集了金属离子的吸附物加入到碱性碳酸钠溶液或盐溶液(如氯化钠)中进行解吸附。所述微藻胞外多糖为微拟球藻胞外多糖或裂壶藻胞外多糖。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藻胞外多糖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藻胞外多糖的溶液作为壁材,用于制备微胶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藻胞外多糖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微胶囊所需的囊芯物、壁材、乳化剂的质量比为1:(2.5-2.98):(0.02-0.05)。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微藻胞外多糖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藻胞外多糖溶液作为壁材,用于制备微胶囊的具体步骤为:将囊芯物与乳化剂在40-60℃下搅拌20-40min形成稳定的预乳液,然后所述将微藻胞外多糖溶液在40-60℃并缓慢搅拌下,逐滴添加到预乳液中,经喷雾干燥获得微胶囊产品;所述多糖溶液为寇氏隐甲藻胞外多糖溶液或裂壶藻胞外多糖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790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