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氟酮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57658.6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0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马晓迅;张呈平;刘冬鹏;贾晓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宇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45/00 | 分类号: | C07C45/00;C07C49/167 |
代理公司: | 北京兆君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33 | 代理人: | 胡敬红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氟酮 非负整数 全氟烯烃 酰氟 制备 催化剂金属 加成反应 全氟烷基 有机溶剂 氟化物 助溶剂 产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氟酮的制备方法,在有机溶剂中,在催化剂金属氟化物和助溶剂存在下,全氟烯烃R1R2C=CR3R4(R1、R2、R3和R4的通式均为CnF2n+1,n为非负整数集)与酰氟R5‑COF(R5的通式为CmF2m+1,m为非负整数集)发生加成反应,得到全氟酮CFR3R4‑CR1R2‑COR5(R5为全氟烷基)或者是CFR3R4‑CR1R2‑C(O)‑CR1R2‑CFR3R4(R5为F原子)。本发明方法不但全氟烯烃和酰氟易得,价格低廉,而且全氟酮的产率高,该路线易于工业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氟酮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以酰氟为起始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与全氟烯烃发生加成反应得到全氟酮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截至目前,各类文献共公开了三条合成三氟甲基全氟异丙基酮的路线。
第一条路线是以六氟丙烯与三氟乙酰氟或者三氟乙酸酐的反应。文献[Molecules2011,16,6512–6540.]报道了在无水二甘醇二甲醚溶剂中,催化剂KF催化六氟丙烯与三氟乙酰氟在100-110℃下反应8h,三氟甲基全氟异丙基酮的产率为70%,方程式见反应(1)。与上述方法不同的是,世界专利WO Pat.2007077174报道了DMF作为溶剂,反应在80℃进行,三氟甲基全氟异丙基酮的产率为70–84%,方程式见反应(1)。相似地,文献[J.Amer.Chem.Soc.1962,84,4285–4288.]报道了乙腈作为溶剂,100℃下反应4h,紧接125℃反应5h,三氟甲基全氟异丙基酮的产率为75%,方程式见反应(1)。美国专利USPat.20030089877报道了在二甘醇二甲醚溶剂中,催化剂KF催化三氟乙酸酐与六氟丙烯在50℃反应16h反应合成三氟甲基全氟异丙基酮,产率为57%,产物纯度为99.6%,方程式见反应(2)。采用三氟乙酸酐代替三氟乙酰氟并没有提高产率,而且三氟乙酸酐与六氟丙烯反应后会生成一分子三氟乙酸,相较于三氟乙酰氟和六氟丙烯的合成路线并无优势。
第二条路线是全氟2,3-二甲基-2-丁烯的自由基反应。文献[J.Fluor.Chem.1985,29,4.]报道了全氟2,3-二甲基-2-丁烯经由光化学自由基反应,可以快速生成三氟甲基全氟异丙基酮,产率为48%,方程式见反应(3)。但是光化学反应自由基反应一般存在于大气中,且反应产物极其复杂,因此不具备工业化的价值。
第三条路线是全氟4-甲基-2,3-丁二酮的热解反应。文献[Bulletin of the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SR.1988,37,2389–2389.]报道了全氟4-甲基-2,3-丁二酮在加热条件下,以CsF为催化剂,反应1小时,得到三氟甲基全氟异丙基酮,产率为76%,方程式见反应(4)。在该路线中,起始原料不易获取,工业化价值不高。
上述现有技术方法中第一条路线、第二条路线和第三条路线均存在产率低下的缺陷,另外,第二条路线采用的自由基反应还存在难以控制反应进程的操作困难,而第三条路线存在原料难以获取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原料易得、产率高的包括三氟甲基全氟异丙基酮在内的全氟腈的制备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宇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宇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76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