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工程管道用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56811.3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16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守鹏;罗龙;马志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安实业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02 | 分类号: | F16L3/02;F16F15/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峰诚志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5 | 代理人: | 赵爱婷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工程 管道 固定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管道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螺纹管,两个所述螺纹管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两个所述转动把手相对的一端均套设有防滑套,所述固定架的顶部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右侧与固定架通过合页铰接。该建筑工程管道用固定装置,通过弧形托板可以将管道托起,斜板可以增大与管道之间的摩擦,管道震动的时候,将托板下压,通过滑块在滑槽中滑动,受压弹簧能够起到很好的缓冲效果,液压伸缩杆的伸长可以使弧形托板与管道之间接触更加紧密,更能有效的对建筑工程用管道进行减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管道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为建设工程的一部分,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和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包括厂房、剧院、旅馆、商店、学校、医院和住宅等,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和公共活动等需要。
根据我国专利CN 104344093 B公开的管道固定装置,该专利主要通过支撑架对建筑工程用管道进行支撑,管道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由于内部输送液体,时常会产生管道的震动,该专利在管道支撑的基础上不能达到减震的效果,降低了管道的使用寿命,故而提出一种建筑工程管道用固定装置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管道用固定装置,具备更能有效的对建筑工程用管道进行减震的优点,解决了管道发生震动,会降低管道使用寿命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更能有效的对建筑工程用管道进行减震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管道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螺纹管,两个所述螺纹管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两个所述转动把手相对的一端均套设有防滑套,所述固定架的顶部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右侧与固定架通过合页铰接,所述盖板顶部的左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盖板顶部的左侧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底端依次贯穿螺纹孔和固定架,所述螺栓的底端延伸至固定架的内部,所述盖板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顶板,两个所述顶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块,所述固定架的内底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座,两个所述第一铰接座的顶部均铰接有液压伸缩杆,两个所述液压伸缩杆的顶端均铰接有第二铰接座,所述固定架的内部设置有弧形托板,两个所述第二铰接座的顶部均与弧形托板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托板的左右两侧均与固定架的内壁接触,两个所述滑块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受压弹簧,两个所述受压弹簧相背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的底部均与固定架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托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斜板,所述固定架内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缓冲缸,两个所述缓冲缸的内部均设置有缓冲板,两个所述缓冲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缓冲杆,两个所述缓冲杆相对的一端均贯穿并延伸至缓冲缸靠近顶板的一侧,两个所述缓冲板相背的一侧均设置有缓冲弹簧,两个所述缓冲杆相对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活动连接座,两个所述活动连接座相对的一侧均活动连接有调节板,两个所述调节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半圆凸起,所述固定架内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两个所述调节板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环,同一侧的所述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之间设置有提拉弹簧,两个所述提拉弹簧的顶端均与第一固定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提拉弹簧的底端均与第二固定环固定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缓冲弹簧相背的一端均与缓冲缸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缓冲弹簧相对的一侧均与缓冲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缓冲缸处于同一水平面,且两个缓冲缸均位于弧形托板的上方。
优选的,两个所述提拉弹簧均位于两个顶板相背的一侧,两个调节板均位于顶板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安实业江苏有限公司,未经上安实业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68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