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尾气涡轮发电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56687.0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47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波;林镇北;谭晓亮;刘丰;朱清;梁昆;寿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N5/04 | 分类号: | F01N5/04;F01N13/10;F02B37/12;H02J7/3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尾气 涡轮 发电 装置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尾气涡轮发电装置,包括涡轮增压系统、发电储电系统、废气流量调节系统,所述涡轮增压系统包括废气涡轮、压气机,所述废气涡轮与压气机为同轴联动;所述发电储电系统包括动力涡轮、发电机、整流器、滤波器、电位计、蓄电池,所述废气流量调节系统包括电磁蝶阀A、电磁蝶阀B、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A、速度传感器B;本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汽车尾气涡轮发电装置的工作方法。本发明能够利用汽车排放的尾气进行发电、蓄电,并能通过模糊控制,实现动力涡轮及发电机的平稳运转,进而实现汽车尾气的能量再收集,再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尾气涡轮发电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属于车辆零部件试验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车用发动机涡轮增压器是利用发动机的废气能量驱动涡轮高速旋转,然后带动同轴的叶轮将空气压缩送入气缸,使燃油得到充分的燃烧,达到提高发动机功率并降低油耗的目的。涡轮增压器是提高发动机输出功率的关键部件,其转速可达4万-10万r/min。从发电机热平衡来看,理想工况下废气带走的热量占总热量的30%左右,很多的能量直接浪费了,同时带有动力涡轮的发动机的经济性没有明显的变化。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汽车尾气涡轮发电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利用汽车尾气的能量进行发电、蓄电。
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汽车尾气涡轮发电装置,包括排气主路、与排气主路相连通的两个排气支路;还包括发电储电系统和废气流量调节系统,所述发电储电系统包括设置在其中一个排气支路上的动力涡轮以及与动力涡轮同轴联动发电机;所述废气流量调节系统包括分别位于两个排气支路上的电磁蝶阀A和电磁蝶阀B,所述排气主路上安装有废气涡轮。
进一步的,废气流量调节系统还包括了用于感应废气涡轮转速的速度传感器A,用于感应发电机转速的速度传感器B,用于感应排气主路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感应排气主路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所述速度传感器A、速度传感器B、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接,电磁蝶阀A和电磁蝶阀B也与控制器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废气涡轮连接着压气机,并且两者为同轴联动。
进一步的,发电机与蓄电池电连接,发电机与蓄电池之间还依次设置有整流器、滤波器和电位计。
进一步的,所述速度传感器A安装在废气涡轮与压气机之间的连轴上,所述速度传感器B安装在动力涡轮与发电机之间的连轴上。
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尾气涡轮发电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所述的汽车尾气涡轮发电装置:
(1)当发动机处于低负荷时,来自发动机的废气量较小,导致废气涡轮及动力涡轮低速运转,此时速度传感器A、速度传感器B检测到废气涡轮及动力涡轮低速运转的信号,控制系统发出信号使电磁蝶阀B打开,电磁蝶阀A关闭使废气均从动力涡轮所在支路通过,并对动力涡轮做功进而对发电机进行发电,伴随着动力涡轮的做功,此时动力涡轮与废气涡轮之间会产生背压,反过来对废气涡轮有提速作用,进而带动压气机的提速,提高压气机的增压效果;
(2)当发动机处于中等负荷时,来自发动机的废气量较平稳,利用速度传感器A与速度传感器B分别实时采集废气涡轮和动力涡轮的速度信号,当转速和负荷平稳运行时,通过模糊控制不断地调整电磁蝶阀A、电磁蝶阀B的开度,对进入动力涡轮的废气量进行控制,进而可以控制动力涡轮及发电机平稳运行;
(3)当发动机处于高负荷运行时,进入废气涡轮及动力涡轮的废气量增大,此时速度传感器A、速度传感器B检测到废气涡轮及动力涡轮高速运转的信号,控制系统发出信号降低电磁蝶阀B的开度,增加电磁蝶阀A的开度,减少从动力涡轮通过的废气量,降低动力涡轮及发电机的转速,防止发电机因过载而烧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装置可利用汽车尾气进行能量收集及转换,将汽车尾气的能量转换为电能进行储蓄,避免尾气中大量的能量浪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66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排气后处理
- 下一篇:用于借助于氨逸出在SCR系统中进行故障识别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