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行星齿轮式差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56415.0 | 申请日: | 2018-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29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包世萍;张宁;翟小兵;曾德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H3/44 | 分类号: | F16H3/44;F16H48/08;F16H48/28;F16H48/40;F16H57/023;F16H57/08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伍时礼;杨晓松 |
地址: | 51051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星 齿轮 差速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行星齿轮式差速器,左外壳和右外壳同时与输入圆柱齿轮固定相连,太阳圆锥齿轮同时与行星圆锥齿轮啮合传动,太阳圆锥齿轮的内齿圈与行星圆柱齿轮啮合传动,行星架端部内部中心设有输出半轴向外输出动力;差速器内的双联齿轮与控制小行星圆柱齿轮啮合传动,左双联齿轮的左双联齿轮大齿轮和右双联齿轮的右双联齿轮大齿轮分别与行星圆柱齿轮啮合传动,左控制小行星圆柱齿轮和右控制小行星圆柱齿轮轴向端部同时与控制小行星齿轮行星架组件相连,同时控制小行星齿轮行星架组件与右外壳固定相连。相对现有技术,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结构简单等优点,可对差速器进行结构优化设计,以实现尺寸减小、结构更加紧凑和提高工作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传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行星齿轮式差速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差速器主要应用于汽车技术领域,当汽车进行转弯时,由于左侧车轮和右侧车轮的转速不同,为保证汽车在整车转弯过程中不容易发生因两侧车轮的转速不同而发生的打滑,因此采用差速器来实现车辆两侧车轮不同转速的工作。
现有技术的差速器主要有锥齿轮差速器、托森差速器、圆柱齿轮差速器,其中锥齿轮差速器主要由一对行星圆锥齿轮、一对太阳圆锥齿轮、行星轮架、差速器壳、半轴齿轮等零件组成,但是其结构过于简单,使得部分结构受力不均衡以及体积过大影响整车的燃油经济性,因此对于行星圆锥齿轮差速器进行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的行星齿轮式差速器,旨在对差速器进行结构优化设计,以实现尺寸减小、结构更加紧凑和提高工作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行星齿轮式差速器,包括相连组成具有内部安装空间的左外壳和右外壳,所述左外壳和所述右外壳同时与输入圆柱齿轮固定相连;差速器内部设有两个平行且对称设置的行星圆锥齿轮,所述行星圆锥齿轮中部与短轴一端固定相连,所述短轴另一端与所述右外壳相连;设置于两侧的太阳圆锥齿轮同时与所述行星圆锥齿轮啮合传动,所述太阳圆锥齿轮的内齿圈与行星圆柱齿轮啮合传动,所述行星圆柱齿轮轴向伸出段与行星架相连,所述行星架端部内部中心设有输出半轴向外输出动力,所述行星架端部穿过所述左外壳或所述右外壳;差速器内部设有左双联齿轮和右双联齿轮分别套于中心支撑轴外周面,所述左双联齿轮的左双联齿轮小齿轮与左控制小行星圆柱齿轮啮合传动,所述右双联齿轮的右双联齿轮小齿轮与右控制小行星圆柱齿轮啮合传动,同时所述左控制小行星圆柱齿轮和所述右控制小行星圆柱齿轮啮合传动,所述左双联齿轮的左双联齿轮大齿轮和所述右双联齿轮的右双联齿轮大齿轮分别与所述行星圆柱齿轮啮合传动,所述左控制小行星圆柱齿轮和所述右控制小行星圆柱齿轮轴向端部同时与控制小行星齿轮行星架组件相连,同时所述控制小行星齿轮行星架组件与所述右外壳固定相连。
优选地,所述输入圆柱齿轮内壁面设有凸块伸入由所述左外壳和所述右外壳外周面共同组成的凹槽内且使用螺钉固定。
优选地,所述太阳圆锥齿轮的左太阳圆锥齿轮和右太阳圆锥齿轮关于所述短轴的中心轴线左右两侧对称。
优选地,所述左太阳圆锥齿轮左侧面被左支持架支撑,所述右太阳圆锥齿轮右侧面被右支持架支撑。
优选地,所述行星圆柱齿轮的左行星圆柱齿轮和右行星圆柱齿轮的数量相同且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优选地,所述输出半轴端部设有内花键与外接轴端部相连。
优选地,所述左双联齿轮小齿轮的齿数比所述右双联齿轮小齿轮的齿数多,所述左双联齿轮小齿轮的分度圆直径比所述右双联齿轮小齿轮的分度圆大,所述左双联齿轮小齿轮的模数和所述右双联齿轮小齿轮相同;所述左双联齿轮大齿轮的齿数和所述右双联齿轮大齿轮的齿数、分度圆直径以及模数相同。
本发明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64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万向节式双输出变速箱
- 下一篇:一种新型组合式非圆齿轮无级变速传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