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术施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56121.8 | 申请日: | 2014-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22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布赖恩·罗克罗尔;雅罗斯洛娃·T·马尔科夫斯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惠LP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68 | 分类号: | A61B17/068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黄威;孙丽梅 |
地址: | 美国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术 施夹器 | ||
提供了一种手术施夹器,其包括具有挠性凸起的夹子推杆以及配置为完成一对钳夹闭合的凸轮板。所述凸轮板包括延动部,所述挠性凸起配置为在夹子推杆的初始移动过程中接合所述延动部从而引起所述凸轮板与所述夹子推杆一起移动。所述挠性凸起在夹子推杆的后续移动过程中从所述延动部脱离从而允许所述夹子推杆相对于所述凸轮板移动。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410429580.6、申请日为2014年8月27日、发明名称为“手术施夹器”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3年8月27日提交的申请号为61/870,404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利益和优先权,其整个公开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手术器械,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具有多个夹子的手术施夹器,其用于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将夹子施加至身体组织和脉管。
背景技术
手术施夹器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并且通过为身体组织和脉管的传统缝合提供可选的方式而提高了其在外科医生中的普及程度。典型的器械公开在Green等人的序号为5,030,226的美国专利中和Burbank III等人的序号为5,431,668的美国专利中,上述每一个专利的内容通过引用合并在此。这些器械通常提供多个夹子,所述多个夹子存储在该器械内并且在器械近侧端处的手柄的打开和闭合时,顺序地被送到在器械远侧端处的钳夹机构。当手柄闭合时,钳夹闭合以成形定位在钳夹构件之间的夹子,而当钳夹打开以释放所成形的夹子时,新的夹子从一系列夹子中被送至钳夹之间的位置。这个过程可以被重复直到一系列夹子中的所有夹子都被用完为止。
对使用更少的部件具有简化操作的施夹器存在需求,来提供更高效且更高成本效益的施夹装置而无需减少功能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涉及具有多个夹子的手术施夹器及其使用方法,所述手术施夹器用于在手术操作的过程中将夹子施加至身体组织和脉管。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案,提供了手术施夹器,其包括:壳体;至少一个手柄,其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壳体;通道组件,其从所述壳体向远侧延伸;夹承载件,其被布置在通道组件内并且在限定在其中的通道;多个夹子,其可滑动地布置在夹子承载件的通道内;以及钳夹组件,其包括从通道组件的与壳体相对的一端延伸的一对钳夹。所述钳夹组件配置为将夹子容纳在其中,并且响应于所述至少一个手柄的移动而能够操作地完成夹子的成形。夹子推杆具有第一端和至少一个挠性凸起,所述第一端可操作地连接至至少一个手柄。手术施夹器进一步包括凸轮板,所述凸轮板可滑动地支撑在通道组件内并且配置为实现所述一对钳夹的闭合。凸轮板包括延动部(lost motion portion),并且夹子推杆的挠性凸起配置为在夹子推杆的初始移动过程中接合延动部以引起凸轮板与夹子推杆一起移动。夹子推杆的挠性凸起配置为在夹子推杆的后续移动过程中从延动部脱离从而允许夹子推杆相对于凸轮板移动。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案中,凸轮板的延动部包括肩状部。挠性凸起配置为在夹子推杆的初始移动过程中接合肩状部,并且,在夹子推杆的后续移动过程中从肩状部脱离。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案中,延动部包括第一凹进部和第二凹进部。在夹子推杆的初始移动过程中,挠性凸起可滑动地布置在第二凹进部内,并且,在夹子推杆的后续移动过程中,挠性凸起可滑动地布置在第一凹进部内。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案中,肩状部被安置在延动部的第二凹进部的远侧端处。
在本公开的方案中,通道组件包括凸轮表面。凸轮表面配置为在夹子推杆的初始移动之后使挠性凸起从延动部脱离。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案中,通道组件包括第一凹进部和第二凹进部。凸轮表面被布置在通道组件的第一凹进部和第二凹进部之间。挠性凸起配置为在夹子推杆的初始移动过程中沿着第二凹进部滑动,直到触及凸轮表面。挠性凸起配置为沿着凸轮表面进行凸轮式运动以使挠性凸起从延动部脱离。挠性凸起还配置为在夹子推杆的后续移动过程中沿着第一凹进部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惠LP公司,未经柯惠LP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61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