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理路基沉降的起升调整机构、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55911.4 | 申请日: | 2018-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54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孙剑平;孙亚飞;张文峰;刘同江;于明洋;刘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建大工程鉴定加固研究院;中铁十四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00 | 分类号: | E01B2/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任欢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理 路基 沉降 升调 整机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理路基沉降的起升调整机构、系统及方法,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沉降路基无法及时得到调整的问题,具有调整路基高度高的有益效果,其方案如下:一种治理路基沉降的循环抬升系统,包括设于上下路基板之间顶升工作槽内的顶升机构,顶升机构顶部设置第一撑,罩着第一撑设置门型第二撑,顶升机构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三撑;其中,第二撑与第三撑之间设置外侧卡件,该卡件允许第二撑向上单向位移,限制第二撑向下位移;第二撑与第一撑之间设置内侧卡件,内侧卡件允许第一撑顶升和自由下落,第一撑在顶升机构带动下托起第二撑,第二撑抬升上层路基板调整结构沉降,顶升机构回落时第一撑下落,循环顶升,达到设定要求后,撤出顶升机构并注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建设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理路基沉降的起升调整机 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高铁建设的快速发展,穿越山区岩溶的工程将越来越多,极有可能 遭遇大型或巨型岩溶,在巨型溶腔中间或顶部通过的铁路,综合考虑工期、投资、 技术条件、施工难易程度等方面,路基回填处理方案施工简单且成本经济。但巨 型溶洞下部一般存在较厚的充填介质,加上路基回填体后会形成超厚路基,路基 沉降问题确实存在,而且不容忽视。回填体的自身沉降以及轨道的运营会产生回 填体沉降超限以及结构不均匀沉降问题,进而影响轨道运营期的正常交通及其安 全性,而目前对超厚(100m)回填体和+坍塌堆积物沉降预测及控制尚无成熟 理论及相关技术,存在顶升机构顶升高度单纯依靠千斤顶来顶升的话,顶升高度 受限,为了解决上述涉及的沉降超限及结构不均匀沉降问题,需要对一种治理路 基沉降的循环抬升系统进行新的研究设计。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理路基沉降的起升调整机 构,该调整机构使回填体上部结构恢复到安全使用高程,可对顶升机构进行回收 利用,支撑效果好,满足高铁运营和工程安全性要求。
一种治理路基沉降的起升调整机构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治理路基沉降的起升调整机构,包括设于上下路基板之间顶升工作槽内 的顶升机构,顶升机构顶部设置第一撑,罩着第一撑设置门型第二撑,千斤顶的 两侧分别设置第三撑,其中,第二撑与第三撑之间设置外侧卡件,外侧卡件允许 第二撑向上单向位移,限制第二撑向下位移,外侧卡件保持第二撑的高度以对路 基进行支撑,顶升机构将第一撑顶升到设定高度后,第二撑与第三撑通过外侧卡 件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撑与第一撑之间设置内侧卡件,内侧卡件允许第一撑顶 升和自由下落,以在顶升机构作用下第一撑能够继续顶升第二撑。
上述抬升系统中,第二撑与第三撑之间设置外侧卡件,外侧卡件允许第二撑 向上单向位移,限制第二撑向下位移;第二撑与第一撑之间设置内侧卡件,内侧 卡件允许第一撑顶升和自由下落,顶升机构顶升第一撑,第一撑通过内侧卡件托 起第二撑,第二撑抬升上层路基板调整结构沉降,内置千斤顶回落时第一撑自由 下落,第三撑通过外侧卡件保持第二撑对上层路基板的支撑,顶升机构再次升高 时,顶升机构带动第一撑升高,第一撑通过内侧卡件继续托起第二撑,如此循环 顶升直到上层路基板达到设定高度。随后取出顶升机构,向顶升工作槽和上下路 基板孔隙内注浆,完成路基沉降调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撑与第一撑之间设置内侧卡件,内侧卡件允许第一撑顶 升和自由下落,以在顶升机构作用下第一撑循环顶升第二撑。
进一步地,所述外侧卡件包括多个设于第二撑的第二撑外卡齿和设于第三撑 的第三撑卡齿,这两个卡齿相互配合,保证第二撑与第三撑的卡合稳定;
进一步地,第二撑外卡齿下表面水平设置以与第三撑卡齿的上表面相互配 合,第二撑外卡持上表面倾斜设置,便于第一撑的向下运动,并保证第一撑卡齿 与第二撑外卡齿配合实现顶高第二撑,第二撑带外卡齿的圆周最大尺寸大于第三 撑带卡齿内圆周的最小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内侧卡件包括多个设于第一撑的第一撑卡齿和多个设于第二 撑的第二撑内卡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建大工程鉴定加固研究院;中铁十四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建大工程鉴定加固研究院;中铁十四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59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特殊工况下板式无砟轨道轨道板更换方法
- 下一篇:一种磁浮交通线形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