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专用信号检测电路、电动机转速测量系统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55892.5 | 申请日: | 2018-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7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于民东;李玉宾;崔岳;刘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P1/07 | 分类号: | G01P1/07;G01P3/00;H03K17/567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4 | 代理人: | 周庆路 |
地址: | 30018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级开关电路 电动机 传感器 电动机转速 外电源 信号变换模块 发光二极管 测量系统 电源模块 电源芯片 供电模块 检测电路 连接线路 专用信号 电连接 供电端 输出端 输入端 电压信号变化 连接线 二极管 控制电路 依次串联 直接显示 电位器 检测 导通 电阻 直观 输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专用信号检测电路、电动机转速测量系统及检测方法包括电动机传感器的供电模块、信号变换模块和电源模块;电动机传感器的供电模块包括电动机传感器的供电端和外电源的连接线路,外电源的连接线路包括依次串联电连接的第四二极管D4、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位器RW1;电源模块包括输入端Vin并接入在外电源的连接线路上的电源芯片U1;信号变换模块包括多级开关电路以及用以直接显示电压信号变化的第二发光二极管L2,多级开关电路的输入端与电动机传感器的输出端相连接,多级开关电路的供电端电连接至电源芯片U1的输出端,多级开关电路输出端与控制电路相连接,采用第二发光二极管L2的导通和关闭的状态直观的显示出电动机转速的变化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号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专用信号检测电路、电动机转速测量系统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动机是工业生产的直接动力,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电动机的测速仪作为生产设备的一部分,也随电动机技术的发展不断改进。转速是能源设备与动力机械性能测试中的一个重要的特性参量,许多动力机械的特性参数是根据它们与转速的函数关系来确定的。
目前,转速测量的方法很多,测量仪表的型式也多种多样,其使用条件和测量精度也各不相同。其中,转速测量系统中的主要电路为检测电路,传统的检测电动机转速的电路一般采用传感器采集电动机转速的信号,并将信号直接传输到控制电路中,使控制电路获得的转速信号不精确,不利于控制电路对转速信号进行判断,而且不能直观的观察到转速的变化情况。
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点;
1、电动机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直接传输到控制电路上,使控制电路检测到的信号不精确,不利于控制电路对转速信号进行判断,导致控制电路的结构复杂。
2、现有技术测量到的电动机转速变化情况,不能直观的对电动机转速变化情况进行判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专用信号检测电路。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直观的判断出电动机转速变化的专用信号检测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专用信号检测电路包括电动机传感器的供电模块、信号变换模块和电源模块;
所述电动机传感器的供电模块包括连接电动机传感器的供电端和外电源的连接线路,其中,外电源的连接线路包括依次串联电连接的第四二极管D4、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位器RW1;
所述电源模块包括输入端Vin并接入在所述外电源的连接线路上的电源芯片U1;
所述信号变换模块包括多级开关电路,其中,所述多级开关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动机传感器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多级开关电路的供电端V1电连接至电源芯片U1的输出端,所述多级开关电路输出端与控制电路板相连接,还包括连接在多级开关电路中用以直接显示电动机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信号变化的第二发光二极管L2。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多级开关电路包括基极通过第一二极管D1与电动机传感器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第一三极管Q1,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通过第二电位器RW2与所述多级开关电路的供电端V1相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第二电阻R2与所述多级开关电路的供电端V1相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直接接地;
所述多级开关电路还包括基极和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之间通过第二二极管D2相连接的第二三极管Q2,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和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均连接在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上,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直接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直接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依次串联的第五电阻R5和第四电阻R4组成的电路连接在所述多级开关电路的供电端V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未经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58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