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X射线成像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55556.0 | 申请日: | 2018-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3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姜文涛;刘荣海;于虹;沈鑫;郭新良;郑欣;杨迎春;许宏伟;周静波;虞鸿江;焦宗寒;陈国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3/04 | 分类号: | G01N23/04;G06T5/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650217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被检测设备 电力设备 开关设备 保存 数字成像技术 重复性操作 检测设备 全景影像 成像板 检测 拼接 申请 拍摄 重复 移动 | ||
本申请涉及数字成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X射线成像方法及装置。目前国内外的成像板尺寸在400mm左右,即单次可拍摄的最大长度约为400mm,而电力设备特别是GIS等开关设备,其长度一般为几米到十几米,如果要完成整个设备的检测,则不得不进行大量的重复性操作。本申请提供一种X射线成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获得第一张被检测设备的X射线影像并保存;2)移动X射线成像装置,获得第二张被检测设备的X射线影像并保存;3)重复步骤2)获得第N张被检测设备的X射线影像并保存;4)对以上步骤得到的X射线影像进行拼接。使得在对电力设备尤其是GIS等较长的开关设备检测时,简便地得到所需检测设备的全景影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字成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X射线成像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X射线又称伦琴射线,它是肉眼看不见的一种射线,但可使某些化合物产生荧光或使照相底片感光;它在电场或磁场中不发生偏转,能发生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它具有穿透物质的本领,但对不同物质它的穿透本领不同;能使分子或原子电离;有破坏细胞作用,人体不同组织对于X射线的敏感度不同,受损害程度也不同。因此,X射线能使人体在荧屏上或胶片上形成影像,是基于人体组织有密度和厚度的差别。
近年来,X射线数字成像技术在电网设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该技术能够在不拆卸设备的情况下直观、清晰地显示设备内部的材料类、异物类和装配类缺陷,对于GIS开关设备,甚至能够开展带电检测,为电网运行和检修人员提供技术依据。
X射线数字成像技术单次能够拍摄的设备长度取决于成像板的尺寸。目前国内外的成像板尺寸在400mm左右,即单次可拍摄的最大长度约为400mm,而电力设备特别是GIS等开关设备,其长度一般为几米到十几米,如果要完成整个设备的检测,则不得不进行大量的重复性操作。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X射线数字成像技术单次能够拍摄的设备长度取决于成像板的尺寸。目前国内外的成像板尺寸在400mm左右,即单次可拍摄的最大长度约为400mm,而电力设备特别是GIS等开关设备,其长度一般为几米到十几米,如果要完成整个设备的检测,则不得不进行大量的重复性操作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X射线成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获得第一张被检测设备的X射线影像并保存;
2)移动X射线成像装置,获得第二张被检测设备的X射线影像并保存;
3)重复步骤2)获得第N张被检测设备的X射线影像并保存;
4)对以上步骤得到的X射线影像进行拼接。
可选地,所述步骤2)中X射线成像装置直线移动一个成像板宽度的距离L。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采用Open CV Stitch软件对X射线影像进行拼接。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X射线成像装置,包括X射线机构和成像机构,所述X射线机构设置于被检测设备一侧,所述成像机构设置于所述被检测设备另一侧;所述X射线机构设置于第一移动支架上,所述第一移动支架上设置有第一信号接收组件,所述成像机构设置于第二移动支架上,所述第二移动支架上设置有第二信号接收组件。
可选地,所述第一移动支架由上至下包括依次连接的卡槽、第一伸缩杆和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底端设置有若干第一脚轮;所述第二移动支架由上至下包括依次连接的夹口、第二伸缩杆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底端设置有若干第二脚轮。
可选地,所述成像机构为数字成像板。
可选地,所述信号接收组件为信号接收器。
可选地,所述第一伸缩杆上设置有第一锁死组件,所述第二伸缩杆上设置有第二锁死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55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