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兰炭面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355505.8 申请日: 2018-04-19
公开(公告)号: CN108272737A 公开(公告)日: 2018-07-13
发明(设计)人: 周军;吴雷;梁坤;高慧心;张志忠;宋永辉;张秋利;兰新哲 申请(专利权)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A61K8/98 分类号: A61K8/98;A61K8/9789;A61K8/73;A61K8/67;A61K8/19;A61Q19/00;A61Q19/02;A61Q19/08;A61Q19/10
代理公司: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代理人: 徐文权
地址: 710055 陕***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兰炭 面膜 制备 聚乙烯 可溶性淀粉 尼泊金甲酯 脂肪酸 功能原料 透明质酸 吸附能力 平平加O 维生素C 维生素E 纯净水 单甘酯 黄瓜汁 面膜泥 质量份 甘油 调理 蜂蜜 补水 除皱 美白 吐温 吸附 分泌 皮肤 加工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兰炭面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面膜泥由以下质量份的成分制成:10‑15份的兰炭末、3‑5份的脂肪酸、0.5‑1份的吐温80、0.5‑1份的平平加O、1‑2份的单甘酯、5‑7份的黄瓜汁、10‑12份的蜂蜜、0.5‑1份的透明质酸、0.5‑0.8份的维生素C、0.5‑0.7份的维生素E、0.05‑0.1份的尼泊金甲酯、0.01‑0.07份的KF88、4‑10份的甘油、2‑3份的可溶性淀粉、1‑2份的聚乙烯醇和34.3‑59.5份的纯净水。本发明以经过特殊加工后的廉价兰炭末为主要功能原料,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强的吸附能力,能够吸附皮肤分泌油脂,本发明添加的调理组分还具有除皱、补水、美白等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日用化妆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兰炭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兰炭末是粒度小于6mm的兰炭颗粒,具有微孔多、粒径小、比重轻、比表面积大及强度差等特点,早期由于价格较低,主要采取堆存、掺入粉煤中卖掉或直接废弃的方式处理。随着近年来深入研究,在不同领域取得一系列的进展,例如制备煤基活性炭、制备复合电极材料、土壤修复剂以及生化吸附剂等。随着兰炭末产量逐年增加,需要开发新的利用途径来消耗增加的兰炭末产量。

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体生陈代谢加快,皮肤分泌加快,若不及时清理,容易产生角质、皱纹等损伤,加之环境污染对皮肤的刺激,皮肤护理越来越引起不同年龄段人们的关注。在众多的皮肤护理方式之中,面膜护理作为一种最简单皮肤护理方式,深受消费者喜爱。市面中常见的吸附型面膜多以活性炭、硅藻泥和珍珠粉等为吸附材料,这些材料虽然具有大的比表面和强劲的吸附能力,但价格偏高,制备工艺较复杂,导致吸附型面膜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面膜价格偏高,制备工艺较复杂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兰炭面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兰炭面膜依靠其吸附能力能够吸附皮肤分泌的油脂、皮肤产生的黑头和污垢以及皮屑,具有很强的清洁作用,并且制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兰炭面膜,所述兰炭面膜为面膜泥,以质量份数计,由以下成分制成:10-15份的兰炭末、3-5份的脂肪酸、0.5-1份的吐温80、0.5-1份的平平加O、1-2份的单甘酯、5-7份的黄瓜汁、10-12份的蜂蜜、0.5-1份的透明质酸、0.5-0.8份的维生素C、0.5-0.7份的维生素E、0.05-0.1份的尼泊金甲酯、0.01-0.07份的KF88、4-10份的甘油、2-3份的可溶性淀粉、1-2份的聚乙烯醇和34.3-59.5份的纯净水。

兰炭末制备方法如下:

将兰炭末原料经破碎和筛分,得到粒度小于325目筛的兰炭末,再将粒度小于325目筛的兰炭末采用微波酸洗去灰,再将兰炭末水洗至中性,将水洗液过滤,得到兰炭末滤饼;再将兰炭末滤饼进行微波干燥,再将干燥后的兰炭末滤饼在紫外光照射下杀菌处理。

乳化稳定剂由3-5份的脂肪酸、0.5-1份的吐温80、0.5-1份的平平加O和1-2份的单甘酯组成。

调理组分由5-7份的黄瓜汁、10-12份的蜂蜜、0.5-1份的透明质酸、0.5-0.8份的维生素C和0.5-0.7份的维生素E组成。其中,黄瓜汁的制备过程如下:将黄瓜捣碎榨汁,得到黄瓜汁。

防腐剂由0.05-0.1份的尼泊金甲酯和0.01-0.07份的KF88组成。

保湿组分为4-10份的甘油;稳定剂为2-3份的可溶性淀粉;成膜剂为1-2份的聚乙烯醇。

一种兰炭面膜的制备方法,过程如下:

将聚乙烯醇加入到纯净水中,再在80±1℃下进行均质,得到混合物a。其中,均质速率为3200-3600r/min,时间为10-15mi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55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