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甘油磷脂酰胆碱及其水相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54590.6 | 申请日: | 2018-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69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刘艳;于泳飞;赵玉芬;舒婉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9/09 | 分类号: | C07F9/09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胆碱 甘油磷脂 水相合成 甘油磷酸酯 制备柱色谱 操作安全 反应设备 分离纯化 基团保护 绿色环保 无色油 甘油 产率 水中 | ||
一种甘油磷脂酰胆碱及其水相合成方法,涉及甘油磷脂酰胆碱。将1当量1,3‑环甘油磷酸酯溶于水中,然后在搅拌下加入胆碱,反应后,经反向制备柱色谱分离纯化可得到甘油磷脂酰胆碱,所得甘油磷脂酰胆碱为无色油状。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反应,且无需对胆碱和甘油进行各种基团保护,步骤简洁,绿色环保无污染,产率高;反应所需原料价廉易得,工艺简便,操作安全,反应设备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甘油磷脂酰胆碱,尤其是涉及一种甘油磷脂酰胆碱及其水相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甘油磷脂酰胆碱(glycerylphosphorylcholine,GPC),是在大脑和牛奶中发现的天然胆碱类化合物,是生命体内天然存在的水溶性磷脂代谢产物之一,它主要从大豆卵磷脂中酶解得来(张小里等.一种天然L-α-甘油磷脂酰胆碱及其制备方法.中国,102516292A[P].2011-11-08)。它还是一种拟副交感神经的乙酰胆碱前体(M.De Jesus et al.,Clin.Ther.2003,25,178),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细胞稳定物质,能够维持细胞的完整性和流动性。目前已经发现GPC有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能力,并被用作促智记忆饮食补充剂以增强记忆力和认知能力,在欧洲,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Gliation”的主要成分就是GPC,它能够自由通过脑血管的屏障而迅速将胆碱递送至大脑,有助于改善神经的传输功能和恢复已损伤的神经细胞,并且GPC是生物合成乙酰胆碱神经递质的重要前体(L.Parnetti,J.Neurological Sci.2007,257,266)。
对于甘油磷脂酰胆碱的获取,主要是从生物酶解法和化学合成法。生物酶解法在国内已经有成熟的合成开发专利(CN104193778A,CN102516292A,CN105017307A,CN107298692A,CN104513267A,CN102875592A)。但是需要用到对大豆中的卵磷脂进行高纯度提取,因此产物的价格不菲,所以化学法合成甘油磷脂酰胆碱具有重要意义。甘油磷脂酰胆碱的化学合成法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用三甲胺对五元环的磷酯进行开环氨化;方法二是用对价苯磺酰氯对甘油进行保护,然后与磷酸胆碱进行酯化;方法三是需要先将胆碱和磷酸对接,然后再将氯化甘油接入骨架中,其中还涉及到离子交换等过程。这三种方法都存在步骤繁琐、原料昂贵且效率很低,对流程工艺有较高要求,操作不便等问题(苏福男甘油磷脂酰胆碱的制备方法.中国,104926862A[P].2015-05-07)。
因此,需要一种产率高、绿色无污染、工艺简单的方法,以适应甘油磷脂酰胆碱大规模生产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绿色无污染、工艺简便、高效省时、操作安全、产率高且适合大规模生产的一种甘油磷脂酰胆碱及其水相合成方法。
所述甘油磷脂酰胆碱的结构式为:
该化合物的物理化学特性为:无色油状液体且呈弱碱性,易吸潮,极易溶于水,能溶于甲醇、乙醇等有机溶剂中,在空气中的化学性质稳定。
所述甘油磷脂酰胆碱的合成路线如下:
其中,分子式Ⅰ为1,3-环甘油磷酸酯;分子式Ⅱ为胆碱;分子式Ⅲ为甘油磷脂酰胆碱。
所述甘油磷脂酰胆碱的水相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1当量1,3-环甘油磷酸酯溶于水中,然后在搅拌下加入胆碱,反应后,经反向制备柱色谱分离纯化可得到甘油磷脂酰胆碱,所得甘油磷脂酰胆碱为无色油状。
所述胆碱可选自水合盐、氯盐、硫酸盐等中的一种;所述胆碱可采用1~10当量。
所述1,3-环甘油磷酸酯还包含其钠盐、钾盐、镁盐以及钙盐等。
所述反应的温度可为30~70℃,反应的时间可为10~72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45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