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和云服务的装配式建筑管理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54085.1 | 申请日: | 2018-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58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劲;邱江;郭春华;刘文月;焦伟玲;李炯;曾德志;吴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Q50/08;G06T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10159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服务 装配式 建筑 管理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BIM和云服务的装配式建筑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0、建立BIM模型;
步骤200、进行装配式建筑设计优化,进行装配式建筑设计优化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201、在已经建立的BIM模型中,将设计数据根据属性填充的结果进行初步的填充;
步骤202、将设计数据进行三维BIM模型的立体演示,根据BIM真实三维模型的架构进行设计数据的立体验证和校正;
步骤203、在进行立体验证和校正之后,选取设计数据中的若干个关联点进行BIM模型的耦合;
步骤204、根据数据验证、校正和耦合的结果对设计数据进行缺陷修正和优化;
步骤300、通过大数据云平台开发,将设计数据、生产数据与BIM模型进行链接,将生产数据实时传输至大数据云平台,并且经过大数据云平台进行数据的耦合,将符合条件的数据或者发生变化的数据接入BIM模型,而在BIM模型中,将设计数据按照BIM模型的自身属性进行属性填充,生产数据耦合的具体步骤如下所述:
步骤301、对生产实时产生的数据进行校准和误差消除;
步骤302、通过大数据平台将已经上传的实时数据进行归类,并且将具有直接耦合关系的数据进行关联,得到初级的直接耦合关系;
步骤303、将没有直接耦合关系进行归类演算,并且将各类数据进行演算后的结果进行关联,得到初级的间接耦合关系;
步骤304、对初级的直接耦合关系和初级的间接耦合关系均进行相关系数的验证,当相关系数大于设定的阈值时,认为生产数据为真实有效的生产数据,否则,认为生产数据为故障数据,进行故障维护;
步骤400、通过管理模块将相关预警数据输入平台中,并与BIM模型联动;
步骤500、实现现场管理与BIM模型链接,通过BIM模型准确定位并收集装配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和云服务的装配式建筑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00中,建立BIM模型的具体方法为:
步骤101、定位监测仪器,并且以监测仪器的位置坐标建立骨架模型;
步骤102、通过监测仪器获取监测属性,将监测属性填充到骨架模型中组成BIM模型,并且将位置坐标信息和监测属性作为BIM模型的自身属性;
步骤103、将BIM模型的自身属性文本信息保存并发送保存至数据库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BIM和云服务的装配式建筑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属性包括仪器类型、仪器型号、仪器厂家、监测原理、监测用途和仪器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和云服务的装配式建筑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00中,在管理模块实时接入生产数据,并且同时接入设计数据,另外,在管理模块中设定预警数据,通过管理模块对实时产生的生产数据和设计数据进行判断,当两者之间的数据差异大于预警数据时,则发出报警,并且在BIM模型中根据自身属性警示关联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和云服务的装配式建筑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00中,现场管理与BIM模型链接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501、在设置监测仪器的相应位置上设置现场警示装置;
步骤502、根据BIM模型中相应监测仪器关联的区域划定警示区域;
步骤503、将现场警示装置与监测仪器的属性进行关联,将BIM模型中的动态数据传递至现场警示装置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408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