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轮胎和充气轮胎的橡胶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54067.3 | 申请日: | 2018-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48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井上智;松本典大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9/00 | 分类号: | C08L9/00;C08K3/04;B60C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汤国华 |
地址: | 日本国兵库县神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轮胎 充气 橡胶 组合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轮胎用橡胶组合物,其在实现良好加工性的同时提供包括燃料经济性、拉伸强度和耐磨性在内的物理性能的平衡改善。还提供了一种由该橡胶组合物形成的充气轮胎。该轮胎用橡胶组合物包含:异戊二烯系橡胶;以及由顺式含量为95质量%以上且峰顶分子量Mp为550,000以上的高分子量聚丁二烯橡胶和顺式含量为95质量%以上且峰顶分子量Mp为500,000以下的低分子量聚丁二烯橡胶构成的聚丁二烯橡胶混合物。以橡胶成分为100质量%计,橡胶组合物中的橡胶成分包含60‑90质量%的异戊二烯系橡胶和10‑40质量%的聚丁二烯橡胶混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轮胎和充气轮胎的橡胶组合物。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对安全和低油耗汽车需求的增加,需要同时提供改善的性能(包括机械性能、耐磨性和燃料经济性)的轮胎橡胶材料。已经提出了几种技术来解决这个难题,例如使用具有低发热性能的二烯聚合物,使用二氧化硅作为填料以减少发热,使用具有高补强性能和优异耐磨性的细粒炭黑,以及这些技术的组合。
例如,可以预期,通过将具有高分子量的橡胶成分与填料结合以增加它们的亲和力,可以进一步改善橡胶组合物的燃料经济性和耐磨性。然而,由于具有高分子量的橡胶成分通常具有较差的加工性,所以简单地组合这些组分将由于粘度增加而导致橡胶组合物的加工性恶化。这可能导致二氧化硅或细粒炭黑具有较差的分散性,并且因此难以实现充分性能的良好平衡。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并提供一种轮胎用橡胶组合物,其在实现良好的加工性的同时,提供包括燃料经济性、拉伸强度和耐磨性在内的物理性能的平衡改善。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该橡胶组合物形成的充气轮胎。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轮胎的橡胶组合物,其包含:异戊二烯系橡胶;以及由顺式含量为95质量%以上且峰顶分子量Mp为550,000以上的高分子量聚丁二烯橡胶和顺式含量为95质量%以上且峰顶分子量Mp为500,000以下的低分子量聚丁二烯橡胶构成的聚丁二烯橡胶混合物,以橡胶成分为100质量%计,橡胶组合物中的橡胶成分包含60-90质量%的异戊二烯系橡胶和10-40质量%的聚丁二烯橡胶混合物。
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橡胶成分,橡胶组合物优选含有20至80质量份的炭黑。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充气轮胎,其包括由所述橡胶组合物形成的胎面。
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轮胎用橡胶组合物包含异戊二烯系橡胶,以及由顺式含量为95质量%以上且峰顶分子量Mp为550,000以上的高分子量聚丁二烯橡胶和顺式含量为95质量%以上且峰顶分子量Mp为500,000以下的低分子量聚丁二烯橡胶构成的聚丁二烯橡胶混合物。以橡胶成分为100质量%计,橡胶组合物中的橡胶成分包含60-90质量%的异戊二烯系橡胶和10-40质量%的聚丁二烯橡胶混合物。该橡胶组合物在实现良好的加工性的同时,提供包括燃料经济性、拉伸强度和耐磨性在内的物理性能的平衡改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轮胎用橡胶组合物含有预定量的异戊二烯系橡胶和由特定的高顺式、高分子量聚丁二烯橡胶和特定的高顺式、低分子量聚丁二烯橡胶组成的聚丁二烯橡胶混合物。
提高耐磨性或燃料经济性的常用方法是使用高分子量BR(Iwakazu Hattori和Toshihiro Tadaki,聚二烯耐磨性的改善,橡胶科学与技术协会杂志,日本,第80卷,第4号,2007,第140-146页,其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但是,使用高分子量的BR不利地导致加工性的恶化,例如,粘度(ML1+4)。因此,目前单独使用具有500,000以下峰顶分子量Mp的BR来确保加工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40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