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0Cr2Ni4MoV钢低压转子的预备热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54029.8 | 申请日: | 2018-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1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其;阳鹤;沈国劬;蒋新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二重(德阳)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00 | 分类号: | C21D9/00;C21D1/28;C22C38/02;C22C38/04;C22C38/44;C22C38/46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张徭尧;柯海军 |
地址: | 618013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压转子 预备热处理 保温 转子 保温阶段 正火 热处理技术领域 大直径发电机 珠光体转变 奥氏体化 工艺周期 应力开裂 有效解决 质量稳定 出炉 减小 重复 | ||
本发明涉及一种30Cr2Ni4MoV钢低压转子的预备热处理方法,属于大直径发电机转子的热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30Cr2Ni4MoV钢低压转子的预备热处理方法。该方法先将转子升温至奥氏体化温度,保温后,降温进入起伏保温阶段,最后降温至250℃下出炉;其中,所述起伏保温阶段为至少重复两次a步骤,所述a步骤为先在T1温度下保温,然后在T2温度下保温;所述T1为珠光体转变温度,T2比T1低20~50℃。本发明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大直径30Cr2Ni4MoV钢低压转子正火次数多,操作复杂等问题,减小正火过程中的应力开裂风险,具有操作简单、质量稳定、成本降低、应力风险小、工艺周期短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30Cr2Ni4MoV钢低压转子的预备热处理方法,属于大直径发电机转子的热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大直径发电机转子是发电设备的关键零件,高质量转子锻件的成型制造包括冶炼、铸锭、锻造和热处理等生产环节,其中,热处理工艺的选择是决定转子内在质量和最终性能的关键,直接影响运行可靠性。
30Cr2Ni4MoV钢汽轮机低压转子是发电行业中的重大关键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离心力和热应力,由于其尺寸大,对转子整体的组织和晶粒的均匀性都提出极高的要求,并且为保证探伤要求,晶粒尺寸也有严格要求。为满足上述要求,目前采用的热处理工艺模式为正回火+调制处理,其中大直径转子则需要采用2-3次及以上的高温正火加回火的工艺,现有的转子预备热处理工艺流程见图1。以直径为1950mm的低压转子为例,一次高温正火所需的时间为300h以上,而回火所需的时间为100h以上。可见,目前工艺所采用的多次高温正火加回火的工艺,其预备热工艺模式周期长、成本高,操作复杂,并且正火过程中存在应力开裂风险。能否在保证转子质量的前提下简化工艺,减少正火次数,缩短锻后热处理周期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30Cr2Ni4MoV钢低压转子的预备热处理方法,解决大直径30Cr2Ni4MoV钢低压转子正火次数多,操作复杂的问题。
本发明30Cr2Ni4MoV钢低压转子的预备热处理方法,先将30Cr2Ni4MoV钢低压转子升温至奥氏体化温度,保温n小时后,降温进入起伏保温阶段,最后降温至250℃下出炉;其中,所述起伏保温阶段为至少重复两次a步骤,所述a步骤为先在T1温度下保温m1小时,然后在T2温度下保温m2小时;所述T1为珠光体转变温度,T2比T1低20~50℃;
优选的,将转子通过保温平台升温至奥氏体化温度,所述保温平台升温为先于200~240℃保温n1小时后,升温至600~620℃保温n2小时;然后升温至奥氏体化温度;
优选的,以≤10℃/h的速率升温至600~620℃,以≤30℃/h的速率升温至奥氏体化温度。
作为优选方案,奥氏体化温度为870~930℃。
优选的,起伏保温阶段为重复两次a步骤。
优选的,所述T1为650±10℃;所述T2为620±10℃。
进一步优选的,起伏保温阶段中,从T1到T2的降温速率或者从T2到T1的升温速率均≤5℃/h。
优选的,采用两段降温方式降温至250℃下出炉,所述两段降温方式为先以≤25℃/h的冷速冷却至400℃,然后再以≤15℃/h的冷速冷却至250℃。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转子的化学成分为C≤0.35%,Si:0.15~0.37%,Mn:0.20~0.40%,P≤0.02%,S≤0.02%,Cr:1.50~2.00%,Ni:3.25~3.75%,Mo:0.30~0.60%,V:0.07~0.15%,且转子锻造时最后一火的初锻温度≤12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二重(德阳)重型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二重(德阳)重型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40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成型高强度钢轿车后副车架扭力梁释放应力热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节能回火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