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持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53263.9 | 申请日: | 2018-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37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叶启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代理公司: | 11291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弯折部 屏幕 手持设备 工位 收起状态 展开状态 主板 主显示部 大屏幕显示 收纳 升降组件 支撑组件 便携性 主显示 弯折 收缩 背离 垂直 伸出 拓展 | ||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手持设备,该手持设备包括中框;主板;安装于主板背离中框一侧的屏幕,屏幕包括主显示部、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当屏幕处于收起状态时,第一弯折部与第二弯折部弯折至主显示部朝向主板的一侧;当屏幕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弯折部与第二弯折部展开、且与主显示部位于同一平面;屏幕具有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当屏幕处于第一工位时,屏幕处于收起状态、收纳于中框内,当屏幕处于第二工位时,屏幕沿垂直中框方向伸出,第一弯折部与第二弯折部切换至展开状态;支撑组件和升降组件。上述手持设备通过将屏幕在展开状态与收起状态切换实现了屏幕的拓展与收缩,兼具了使用者对于大屏幕显示与便携性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持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手持设备存在大屏幕型和小屏幕型:大屏幕的手持设备在娱乐功能上比较舒适,看电影或者玩游戏都有很好的感官体验,但是其便携性较差,不便于使用者在日常生活携带;而小屏幕的手持设备由于体积较小,便携性较好,但是由于其屏幕较小,使用者在使用时感官体验较差。
明显的,在现有技术中无法兼顾手持设备的大屏幕所能带来的感官体验以及小屏幕所能带来的便携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持设备,上述手持设备通过在手持设备内增设升降组件,实现了手持设备屏幕的升降,利于在保持手持设备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实现屏幕的拓展,可提升手持设备便携性以及用户使用时的感官体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持设备,包括:
中框;
安装于所述中框内部的主板;
安装于所述主板背离所述中框一侧的屏幕,所述屏幕包括主显示部、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位于所述主显示部的两侧,且当所述屏幕处于收起状态时,所述第一弯折部与第二弯折部弯折至所述主显示部朝向所述主板的一侧;当所述屏幕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弯折部与第二弯折部展开、且与所述主显示部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屏幕具有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当所述屏幕处于第一工位时,所述屏幕处于收起状态、且收纳于所述中框内,当所述屏幕处于第二工位时,所述屏幕沿垂直所述中框方向伸出、且与所述中框间形成操作间隙,所述第一弯折部与第二弯折部可自所述操作间隙伸出、由收起状态展开切换至展开状态;
用于支撑所述屏幕的支撑组件;
用于将所述屏幕在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切换的升降组件。
上述手持设备中,手持设备包括中框、安装在中框内的主板、安装于主板背离中框一侧的屏幕以及支撑组件和升降组件,屏幕包括主显示部和位于主显示部两侧的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在使用者使用本发明提供的手持设备时,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可对屏幕进行调节,当需要屏幕处于第二工位时,可通过升降组件将屏幕由第一工位切换至第二工位,使得屏幕沿垂直中框的方向伸出、且与中框间形成操作间隙,此时屏幕处于收起状态,第一弯折部与第二弯折部位于主显示部朝向主板的一侧,之后可将屏幕由收起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在该过程中,第一弯折部与第二弯折部可自操作间隙伸出。需要说明的是,处于展开状态的屏幕中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与主显示部位于同一平面,支撑组件支撑屏幕、以使使用者可使用该屏幕进行观看视频或打游戏等操作。当需要屏幕恢复为第一工位时,可将处于展开状态的屏幕切换至收起状态,将第一弯折部与第二弯折部自操作间隙弯折至主显示部朝向主板的一侧,之后切换升降组件、将屏幕沿垂直中框的方向收回中框。需要说明的是,使用者也可使用处于第一工位的屏幕进行观看视频或打游戏等操作。
本发明提供的手持设备在手持设备内部设置了升降组件,实现了手持设备屏幕的升降功能,且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将屏幕在展开状态与收起状态的切换实现了屏幕的拓展与收缩,兼具了使用者对于大屏幕显示与便携性的需求,可提高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32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装置
- 下一篇:电子设备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