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给水泵汽轮机乏汽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351241.9 | 申请日: | 2018-04-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3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 发明(设计)人: | 林咸钗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合瑞升(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K17/02 | 分类号: | F01K17/02;F01K11/02;F01K1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2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小汽轮机 汽机 高背压凝汽器 汽机凝汽器 给水泵 乏汽 乏汽余热回收 给水泵汽轮机 引出系统 空冷岛 凝汽器 排汽 汽侧 供热系统 汽轮机低压缸 支路 大汽轮机 排汽管道 蒸汽入口 动设备 抽吸 出水 改造 | ||
1.一种给水泵汽轮机乏汽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汽轮机,空冷岛或凝汽器,高背压凝汽器,给水泵小汽轮机,增汽机,增汽机凝汽器,乏汽引出系统;汽轮机低压缸排汽通过管道接入空冷岛或凝汽器;其特征在于,通过乏汽引出系统,将乏汽引出进入高背压凝汽器汽侧;高背压凝汽器水侧接入热网回水,作为热网循环水的第一级加热;给水泵小汽轮机的排汽支路连接增汽机的抽吸蒸汽入口;增汽机的排汽进入增汽机凝汽器汽侧;增汽机凝汽器水侧接入高背压凝汽器水侧出水,作为热网循环水的第二级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水泵汽轮机乏汽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乏汽引出系统包括乏汽引出件、乏汽引出管路;乏汽引出件固定安装于空冷汽轮机组低压缸排汽管道上或水冷机组凝汽器喉部侧面上;乏汽引出管设有控制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水泵汽轮机乏汽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给水泵小汽轮机通过另一排汽管路汇入汽轮机低压缸排汽管道,另一排汽管路上设有控制调节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水泵汽轮机乏汽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给水泵小汽轮机连接增汽机抽吸蒸汽入口的排汽支路上设有控制调节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水泵汽轮机乏汽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中排蒸汽管道接入增汽机的动力蒸汽入口;中排蒸汽管道设有控制调节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水泵汽轮机乏汽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网加热器,高背压凝汽器、增汽机凝汽器和热网加热器在热网循环水管路中依次串联,实现三级加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给水泵汽轮机乏汽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中排蒸汽还接入热网加热器汽侧,利用中排蒸汽加热热网循环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水泵汽轮机乏汽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中压缸四抽蒸汽管道接入给水泵小汽轮机作为动力蒸汽,驱动给水泵运行。
9.一种给水泵汽轮机乏汽余热回收利用系统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
(a1)供热工况运行时,系统对热网回水进行三级加热。
第一级:汽轮机高背压运行,汽轮机低压缸排汽进入高背压凝汽器,加热热网回水;
第二级:中排蒸汽通过增汽机引射给水泵小汽轮机排汽,增汽机排汽进入增汽机凝汽器,继续加热高背压凝汽器出来热网回水;
第三级:利用热网加热器,继续加热增汽机凝汽器出来热网回水;
经过三级加热后,热网水达到了所需采暖温度,送向供热外网;
(a2)非供热工况运行时,旁通掉增汽机及其凝汽器,小汽轮机排汽进入大汽轮机冷却设备,恢复到纯凝工况运行方式;
(a3)供热工况运行时,当增汽机或增汽机凝汽器故障时,小汽轮机排汽恢复到夏季运行方式,即直接排入空冷岛系统;系统对热网回水进行二级加热;
第一级:汽轮机高背压运行,汽轮机低压缸排汽进入高背压凝汽器,加热热网回水;
第二级:利用热网加热器,继续加热增汽机凝汽器出来热网回水;
经过二级加热后,热网水达到了所需采暖温度,送向供热外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给水泵汽轮机乏汽余热回收利用系统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控制开启或关闭增汽机动力蒸汽入口连接的中排蒸汽管道上阀门、给水泵小汽轮机连接增汽机的抽吸蒸汽入口的排汽支路上阀门、给水泵小汽轮机汇入汽轮机低压缸排汽管道的另一排汽管路上阀门,实现旁通掉增汽机及其凝汽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合瑞升(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联合瑞升(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124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