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填压缩控制系统及后装压缩式垃圾车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350512.9 | 申请日: | 2018-04-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1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 发明(设计)人: | 陆远望;宋明见;张莉;李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星马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5B11/16 | 分类号: | F15B11/16;F15B20/00;B65F3/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4 | 代理人: | 魏晓波 |
| 地址: | 243061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推板油缸 装填 预设压力 排油 外控顺序阀 无杆腔 油压 压缩控制系统 活塞杆 溢流阀 泄压 后装压缩式垃圾车 多级油缸 刮板油缸 过载保护 获取系统 垃圾压缩 压缩压力 充分性 控制阀 控制级 弯折 向内 装入 压缩 垃圾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填压缩控制系统,包括:多级推板油缸及刮板油缸,多级推板油缸的无杆腔连接有溢流阀,用于在油压达到第一预设压力时排油泄压;多级推板油缸的无杆腔还连接有外控顺序阀,外控顺序阀用于获取系统压力,用于在系统内压缩压力达到第二预设压力时,控制级推板油缸的无杆腔排油泄压。多级推板油缸上分别连接两个不同的控制阀,当达到第一预设压力时,通过溢流阀排油,令多级推板油缸的活塞杆先向内回缩,防止活塞杆弯折损坏,当系统内油压由于装填压力继续提升,达到第二预设压力时,此时装入垃圾已充分压缩,通过外控顺序阀实施二次排油,同时确保了多级油缸得到有效过载保护以及装填垃圾压缩的充分性,保证装填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装填压缩控制系统,还涉及一种后装压缩式垃圾车。
背景技术
后装压缩式垃圾车是一种高效收集、转运垃圾的专用车辆,收集、运输过程中无泄漏,环保性好,压缩比大,自动化程度高,可靠性好,使用寿命长,适用于城镇居民区、社区、大型厂矿和机关院校的桶装、袋装和散装生活垃圾的收运。
其结构主要由二类底盘、厢体、推板、填塞器、刮板机构、滑板机构、液压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装填垃圾作业时,垃圾从车厢尾部填塞器投料口装入,经滑板的一次破碎、刮板的二次破碎作用后,通过滑板向上运行将垃圾压入厢体内部。卸载垃圾作业时,将尾部的填塞器举升到位后,利用厢体内的推板将垃圾推出。
在以上设计的基础上,目前较为主流的车厢内压缩装填设计为,通过相对设置的推板及刮板实现装填时的压缩,保证装入量以及便于后续处理。装填时,推板停留在厢体尾部,此时驱动推板的油缸全部伸出,推板随着垃圾的不断压缩而缓慢后退。
然而这种较为主流的设计也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一般采用推板缸是多级缸,在进行装填压缩时,一般采用背压阀的设计实现排油,如果背压阀的压力设定大,容易造成推板油缸活塞杆的弯曲变形,推板缸寿命降低;如果背压阀的压力设定小,垃圾又会压不实,装载重量小浪费空间。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目前后装压缩式垃圾车的装填压缩系统难以兼顾装填量及耐用性等的技术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填压缩控制系统,该装填压缩控制系统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目前后装压缩式垃圾车的装填压缩系统难以兼顾装填量及耐用性等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装填压缩控制系统的后装压缩式垃圾车。
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装填压缩控制系统,用于后装压缩式垃圾车,包括:
多级推板油缸,与推板驱动连接,所述推板设置于车厢内、位于容纳货物的车厢空间的一端,用于推出卸货;
刮板油缸,与刮板驱动连接,所述刮板设置于车厢内,位于容纳货物的车厢空间的另一端,用于向厢内压紧货物;
所述多级推板油缸的无杆腔连接有溢流阀,用于在油压达到第一预设压力时排油泄压;多级推板油缸的无杆腔还连接有外控顺序阀,所述外控顺序阀用于获取系统压力,用于在系统内压缩压力达到第二预设压力时,控制级推板油缸的无杆腔排油泄压,所述第二预设压力的数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压力的数值。
优选的,上述的装填压缩控制系统中,所述外控顺序阀具体为油压感知式外控顺序阀,其控制油路与所述刮板油缸的无杆腔连通,用于拾取刮板油缸的无杆腔的油压。
优选的,上述的装填压缩控制系统中,所述第一预设压力为所述多级推板油缸的活塞杆的临界缩回压力;所述第二预设压力为多级推板油缸的活塞杆的无杆腔的临界缩回压力。
优选的,上述的装填压缩控制系统中,所述外控顺序阀的出油口连通有回油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星马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星马专用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05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气液增压缸
- 下一篇:一种具有智能流量控制的多路阀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