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LDDMM的高维空间多条非交叉曲线的匹配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50004.0 | 申请日: | 201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30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唐晓颖;李晓舒;杨慧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中山大学研究院;广东顺德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33 | 分类号: | G06T7/33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左恒峰 |
地址: | 528399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交叉 匹配 高维空间 切向量信息 几何位置 目标跟踪 人脸识别 物体特征 自动循环 离散化 整体流 算法 还原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LDDMM对高维空间多条非交叉曲线进行匹配的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各条曲线并进行离散化表示,形成由几何位置和切向量信息所表示的各条非交叉曲线;采用LDDMM算法对由非交叉曲线组成的整体流形进行自动循环匹配,直至所有非交叉曲线匹配完成。本发明可对高维空间内多条非交叉曲线同时进行精准匹配,可以更大程度了解或还原物体特征,可应用到人脸识别、目标跟踪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维空间曲线匹配领域,尤其是基于LDDMM的高维空间多条非交叉曲线的匹配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高维空间中单条曲线的LDDMM匹配算法已经较为成熟,然而其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现实生活中,许多物体的几何形状需要通过多条特征曲线来进行完整描述,并且物体的几何形状在发生变化时,往往是多条曲线同时变化,相互之间会有一定的影响,若单独将其抽离出来研究或匹配,是难以了解或还原到物体的实际特征的,无论是应用于识别还是追踪领域,都不是特别地可靠。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基于LDDMM的高维空间多条非交叉曲线的匹配方法及装置,可对高维空间内多条非交叉曲线同时进行精准匹配,可以更大程度了解或还原物体特征,可应用到人脸识别、目标跟踪等领域。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基于LDDMM的高维空间多条非交叉曲线的匹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各条曲线并进行离散化表示,形成由几何位置和切向量信息所表示的各条非交叉曲线;
S2、采用LDDMM算法对由非交叉曲线组成的整体流形进行自动循环匹配,直至所有非交叉曲线匹配完成。
进一步,所述步骤S1,获取各条曲线并进行离散化表示,形成由几何位置和切向量信息所表示的各条非交叉曲线,包括以下步骤:
S11、对各条曲线上的l个离散点,按照1-2-...-l的顺序为离散点标注索引,并根据几何位置将l个离散点归属为n条非交叉曲线,按照1-2-...-n的顺序为各非交叉曲线标注索引,其中,离散点的索引号增大方向与相应非交叉曲线的索引号增大方向一致;
S12、用各条曲线上相邻两点之间的中点及中点处的切线来表示所述n条非交叉曲线。
进一步,所述步骤S2中,采用LDDMM算法对由非交叉曲线组成的整体流形进行自动循环匹配,直至所有非交叉曲线匹配完成,包括以下步骤:
S21、将所述n条非交叉曲线作为整体流形进行一次LDDMM匹配;
S22、计算匹配后的每一条非交叉曲线与对应目标曲线间的流形差值,判断其是否大于设定的阈值,若有m(m≤n)条非交叉曲线的流形差值大于设定阈值,则将此m条曲线作为一个新的整体流形来进行下一次LDDMM匹配,直到n条非交叉曲线的流形差值均小于阈值,则认为匹配完成。
基于LDDMM的高维空间多条非交叉曲线的匹配装置,包括:
离散化表示模块,用于获取各条曲线并进行离散化表示,形成由几何位置和切向量信息所表示的各条非交叉曲线;
LDDMM匹配模块,用于采用LDDMM算法对由非交叉曲线组成的整体流形进行自动循环匹配,直至所有非交叉曲线匹配完成。
进一步,所述离散化表示模块,用于获取各条曲线并进行离散化表示,形成由几何位置和切向量信息所表示的各条非交叉曲线,包括:
首先,用于对各条曲线上的l个离散点,按照1-2-...-l的顺序为离散点标注索引,并根据几何位置将l个离散点归属为n条非交叉曲线,按照1-2-...-n的顺序为各非交叉曲线标注索引,其中,离散点的索引号增大方向与相应非交叉曲线的索引号增大方向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中山大学研究院;广东顺德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中山大学,未经佛山市顺德区中山大学研究院;广东顺德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00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