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产养殖池增氧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49573.3 | 申请日: | 201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89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康清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婷婷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2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产 养殖 池增氧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池增氧结构,其结构包括错位装配头、第一封环、第二封环、增氧机体、增氧进气机体,增氧机体为圆柱体,顶端锁接有错位装配头,底端焊接有增氧进气机体,增氧进气机体左端为长方体,右端为半圆形,第一封环、第二封环均为半圆形,第一封环包覆于错位装配头、增氧机体前侧,第二封环包覆于错位装配头、增氧机体后侧,左右两端与第一封环锁接,错位装配头包括装配头主体、增氧出气口、第一增氧细化筒、第一细化通气槽,本发明使用时,能够通过机构内设有的齿轮、链条、叶轮、联动轴杆等部件的相互结合,使机构能够在无需接电的情况下进行供氧的细化,使机构使用更节能,且能够更好防止漏电危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水产养殖池增氧结构,属于水产养殖池增氧结构领域。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随着科技的发展,水产养殖业不断发展、完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水产养殖池增氧技术,是水产养殖成败的重要因素,低溶氧水平导致水生动植物生长缓慢,水产养殖池水质的恶化往往成为水生动植物发病的诱因。在现有技术中,水产养殖的增氧方法主要是采用点式集中增氧装置、水车式增氧机和叶轮式增氧机,而这些用于水产养殖增氧的装置、设备等即为水产养殖池增氧结构。
现有技术使用时,对于增氧往往需要采用电动控制增氧的水泡细化,从而增进增氧的效率和实用性,但也增加了养殖池导电的危险性,且增加了养殖池的增氧所需的能耗,造成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产养殖池增氧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使用时,对于增氧往往需要采用电动控制增氧的水泡细化,从而增进增氧的效率和实用性,但也增加了养殖池导电的危险性,且增加了养殖池的增氧所需的能耗,造成不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水产养殖池增氧结构,其结构包括错位装配头、第一封环、第二封环、增氧机体、增氧进气机体,所述增氧机体为圆柱体,顶端锁接有错位装配头,底端焊接有增氧进气机体,所述增氧进气机体左端为长方体,右端为半圆形,所述第一封环、第二封环均为半圆形,所述第一封环包覆于错位装配头、增氧机体前侧,所述第二封环包覆于错位装配头、增氧机体后侧,左右两端与第一封环锁接,所述错位装配头包括装配头主体、增氧出气口、第一增氧细化筒、第一细化通气槽,所述装配头主体为圆柱体,底端中部镶嵌设有第一增氧细化筒,与第一增氧细化筒间隙配合,顶端中部一体化设有增氧出气口,底端与增氧机体锁接,所述第一增氧细化筒底端中部与增氧机体胶接,由上而下一体化设有均匀设有60个第一细化通气槽,所述增氧机体包括第二增氧细化筒、第二细化通气槽、第一旋转装置、增氧机体主体、增氧装配槽、旋转装配板、第二旋转装置,所述增氧机体主体为圆柱体,顶端与装配头主体锁接,顶端中部一体化设有增氧装配槽,所述旋转装配板与增氧机体主体焊接没摄于增氧装配槽下侧,所述第二增氧细化筒设于增氧装配槽内部上侧,底端中部与第二旋转装置顶端镶嵌胶接,由上而下一体化设有均匀设有60个第二细化通气槽,所述第二旋转装置与旋转装配板扣接,与增氧进气机体啮合,所述第一旋转装置与增氧机体主体扣接,贯穿第二旋转装置中部与第一增氧细化筒底端中部镶嵌胶接,与增氧进气机体啮合,所述增氧进气机体包括第一通气管、同步传动装置、进气机体主体、进气通气槽、第二通气管、旋转动力装置,所述进气机体主体左侧为长方体,有侧为半圆体,左端下侧一体化镶嵌设有进气通气槽,所述第一通气管底端贯穿进气机体主体顶端右侧与进气通气槽相通,顶端贯穿增氧机体主体底端右侧、旋转装配板右侧与增氧装配槽相通,所述第二通气管贯穿增氧机体主体底端左侧、旋转装配板左侧与增氧装配槽相通,底端贯穿进气机体主体与进气通气槽相通,所述旋转动力装置与进气机体主体镶嵌扣接,与同步传动装置胶接,设于进气机体主体内部左侧,所述同步传动装置与进气机体主体内部顶端右侧镶嵌扣接,与第一旋转装置、第二旋转装置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婷婷,未经蓝婷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95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