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冷却废气再循环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49400.1 | 申请日: | 201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2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朱玉萍;李健;开进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6/24 | 分类号: | F02M26/24;F02M26/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黄泽雄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气管 水路管道 高压EGR阀 废气再循环系统 高压系统 混合冷却 废气再循环比率 发动机运行 高低压系统 全工况 再循环 最优化 气管 废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冷却废气再循环系统,包括高压系统,所述高压系统包括高压EGR阀、高压EGR冷却器和高压EGR气管,还包括低压EGR冷却器、第一水路管道、第二水路管道、第一高压气管和第二高压气管,所述第一水路管道连接所述高压EGR阀和所述低压EGR冷却器,所述第一高压气管连接所述高压EGR阀和所述低压EGR冷却器,所述第二水路管道连接所述低压EGR冷却器和所述高压EGR冷却器,所述第二高压气管连接所述低压EGR冷却器和所述高压EGR冷却器。本发明把高低压系统集成起来使用,更加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使得再循环的废气可在发动机运行全工况范围里达到最优化使用,显著提高废气再循环比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增压汽油发动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合冷却废气再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乘用车绝大多数匹配的都是汽油机,近年来国家对乘用车燃油消耗的要求日益严格,使用外部冷却器的废气再循环(EGR)技术作为有效降低燃油消耗的方法在汽油机上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目前各汽车厂家正在研究应用的方案要么为单独高压系统,要么为单独低压系统;但这两套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分别有各自的技术弊端:高压系统由于进排气两端压差问题,无法覆盖发动机低转速高负荷的爆震区域的应用范围,使得发动机压缩比不能进一步提升;低压系统的进出口两端压差较小,在发动机低转速中低负荷区域的EGR率较低,而此区域正是主要的油耗经济区。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同时匹配高低压的混合冷却废气再循环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同时匹配高低压的混合冷却废气再循环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混合冷却废气再循环系统,包括高压系统,所述高压系统包括高压EGR阀、高压EGR冷却器和高压EGR气管,还包括低压EGR冷却器、第一水路管道、第二水路管道、第一高压气管和第二高压气管,所述第一水路管道连接所述高压EGR阀和所述低压EGR冷却器,所述第一高压气管连接所述高压EGR阀和所述低压EGR冷却器,所述第二水路管道连接所述低压EGR冷却器和所述高压EGR冷却器,所述第二高压气管连接所述低压EGR冷却器和所述高压EGR冷却器。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EGR阀的进气口连接外部的缸盖排气道。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EGR气管的排气口连接外部的发动机进气歧管。
进一步地,还包括低压系统,所述低压系统包括所述低压EGR冷却器、低压EGR阀、催化器、第一低压气管和第二低压气管;
所述催化器通过所述第一低压气管连接所述低压EGR冷却器,所述高压EGR阀通过所述第二低压气管连接所述低压EGR阀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催化器的进气口连接外部的增压器后端或发动机排气岐管。
进一步地,所述低压系统还包括用于辅助所述低压系统增大压差的混合阀,所述低压EGR阀连接所述混合阀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阀和所述低压EGR阀通过三通管连接外部的压气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由于在高压系统中增加了低压EGR冷却器,使得高压气体在进入高压EGR冷却器之间,先经过低压EGR冷却器进行预冷,增加了高压系统的冷却能力。并且通过高压EGR阀的水路与低压EGR冷却器的水路串联集成,且高压系统气路的一段管路与低压系统的低压EGR冷却器集成一体,使布置更紧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94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